◎唐歡軍
傳統吉祥圖案是古代勞動人民為了美化生活而創造的裝飾性圖案,同時也具備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翼。現代烹飪中融入傳統吉祥圖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吉祥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把這一傳統文化融入到菜肴烹飪中,提升菜肴的整體美感度和文化品位。在烹飪課程中不僅僅是模仿傳統吉祥圖案的“形”,更要有品位吉祥圖案的文化韻味,賦予每一道菜肴獨特的文化韻味,讓消費者可以一眼記住某一道菜肴;合理組合、布局吉祥圖案,增強菜肴的整體美感,創作出更多美味佳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外出就餐的頻率越來越高,消費者對于菜肴的要求也在提升,除了基礎的味道、口感、健康程度以外,對于菜肴外形的審美訴求也在提升。吉祥圖案是很多大廚在烹飪中經常運用的圖,我們熟悉的祥云紋、如意紋、水波紋等就經常被運用在菜肴的擺盤設計和雕刻裝飾中。例如,目前在各個酒店流行的養生菜肴中,經常把蔬果雕刻成果籃、養生盅等,并在上面雕刻祥云紋、如意紋等,還會雕刻成傳統的對稱圖案,我們熟悉的利用黃瓜雕刻成的養生盅,就是在黃瓜上雕刻上“福”字,以此寄托對食客的美好祝愿。祥云紋可以說是比較古老的民族圖騰,因其形似天空漂浮的云朵而得名,在2008 年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中被運用后,將吉祥圖案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給烹飪行業帶來了全新的創作理念——把傳統文化融入到菜肴烹飪的研發中。在提升菜肴專業口感和味道的同時,使其更加具有藝術審美性。烹飪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類型的吉祥圖案,組織學生進行模仿和創作,通過吉祥圖案的組合、變形來進行創作,提升學生對吉祥圖案的雕刻能力。
傳統吉祥圖案的最初目的是祈求美好生活,具有強烈的象征意味,往往是“借其形,抒其意”,這也是烹飪專業開設工藝美術課的初衷。吉祥圖案往往具有對稱美,圖像上講究圓潤美,例如傳統的“囍”“福”“壽”等,更為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寓意著團團圓圓、好事成雙等美好寓意。在烹飪工藝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領會傳統吉祥圖案的魅力,品味其背后的文化韻味,讓烹飪專業課堂更加富有人文性。例如,教師可以把傳統吉祥圖案和烹飪美學相融合,以吉祥圖案為引子,啟發學生的烹飪審美意識,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作,打造屬于學生的招牌菜。學生可以結合傳統吉祥圖案進行烹飪練習,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刀功和雕刻課程進行教學,指導學生利用鏤空、雕刻等手法進行吉祥圖案的創作。在傳統吉祥圖案中代表著多子多孫的“石榴”和“蝙蝠”圖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選擇食材進行雕刻,了解這兩個吉祥圖案代表的吉祥寓意,石榴的籽紅燦燦、數量多,寓意著多子多孫、和諧美滿的祝愿;蝙蝠則是諧音“遍福”,代表著所到之處都是福氣滿滿,寓意著中國人對于美好生活的祝愿。
現代烹飪中造型藝術也是一個重要的創作點,這一點我們從每年的烹飪大賽中就可以看出來,造型美是烹飪中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我們在烹飪工藝美術教學中,要巧妙地融入吉祥圖案,引導學生對吉祥圖案進行創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例如對傳統的吉祥圖案進行分割和組合;把“福”“壽”“祿”三個吉祥圖案組合在一起;利用仙桃代表長壽、銅錢代表財運、蝙蝠代表福氣的寓意,合理搭配這幾個圖案。中國名菜佛跳墻,除了要把握好烹飪的火候,還要對菜肴的造型進行設計,佛跳墻通常是被放置在瓦罐、陶罐內,學生可以對盛放菜肴的容器進行創新,利用食材進行雕刻,例如把西瓜、南瓜等食材雕刻為容器,然后在這些雕刻好的容器上再雕刻出佛手、古琴等圖案,逐步提升學生的烹飪審美能力。
總之,傳統吉祥圖案在烹飪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烹飪教師在教學中要帶領學生探究吉祥圖案文化的起源和內涵。學生具有了解吉祥圖案的文化內涵,才能激發其烹飪創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