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霞
幼兒藝術教育是當代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游戲化理念下,教師利用角色表演、故事劇、情景表演等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幼兒藝術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增強他們的藝術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藝術綜合素養,更重要的是還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
音樂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音樂不僅能夠帶給幼兒美的感受,使他們受到美的教育,更能啟迪他們的智慧,美化他們的心靈,提升他們的藝術綜合水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幼兒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和藝術素養,促進幼兒全方位的發展與提升。
故事劇表演是一種幼兒最喜歡的表演形式,其主要表現方式為教師將幼兒認可或者喜歡的故事內容轉換為劇本,讓幼兒進行有效性表演,加強幼兒對于故事情節以及故事情感的理解,進而培養他們對于相關音樂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例如在教授幼兒歌曲《小青蛙》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正式開始之前,先為幼兒講一個關于小青蛙的故事,之后再讓幼兒進行故事劇的表演,待幼兒有了學習興趣之后,再結合奧爾夫訓練法的聲勢訓練動作,進行這首歌曲的學習。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幼兒對于歌曲的興趣,增強他們的音樂素養,最重要的是還能提升他們的藝術綜合水平,讓他們得到全面提升與發展。
情景式表演來自于美國霍華德·加德納,他認為每個人都存在不同強度的多元智能,這些智能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會被激發起來。在學習活動中,教師利用語言或者手勢等為幼兒構建一個具備實際需求的教學情景,不僅有利于增強幼兒對于即將學到知識的興趣,保證其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還能促進其綜合智能的發展,提升他們的綜合實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時,要想提升幼兒對于舞蹈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藝術綜合素養,不妨積極利用情景式表演的手段,從而加強幼兒對于舞蹈的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例如在教授幼兒舞蹈《小鴨子》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之初,可以先利用彩色圖片或者鴨子玩具等為幼兒構建一個小鴨子的“真實”活動情境,之后再利用信息技術或者多媒體技術的手段,為幼兒營造一個音樂情境,之后再讓幼兒進行鴨子動作模仿,待幼兒對于鴨子動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知之后,教師再為他們進行具體動作的講解。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幼兒對于舞蹈這種藝術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還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提升他們的品位,增強他們的綜合素養。
課本劇表演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其不僅符合當代課程游戲化的教學以及幼兒培養理念,其更能有效幫助幼兒掌握故事里的相關知識,更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藝術綜合素養。課本劇表演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將課本中的一些故事改編成劇本,從而利用劇本表演的方式,來加強幼兒對于故事中知識的記憶,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與提升。在課本劇中,教師只是一個旁觀者,無論是劇本研讀,還是劇本改編以及表演都由幼兒來完成,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幼兒思維的鍛煉與開發,還能提高他們的統籌能力和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綜合素養。例如在教授幼兒《下雨了》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幼兒科學地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幼兒在組內根據自身對于下雨時各種動物避雨的方法進行一個課本劇的表演,以此來加強他們對于藝術表演的興趣,增強他們對于文中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幼兒喜歡模仿的特點,讓幼兒將他們喜歡看的動畫片編成劇本進行表演,從而鍛煉他們的思維,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另外,在故事編演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積極地對幼兒進行科學引導,讓他們不僅能夠科學有效地完成故事的編演,還要增強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和溝通能力,讓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具備優質的交流素養。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表演形式,有效增強他們對于各類藝術的興趣,提升他們的藝術綜合素養。如教師可以積極利用花鼓戲表演、相聲表演以及皮影戲表演等方式來開闊幼兒的視野,提升幼兒的藝術綜合素養。
總而言之,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必要條件,其對于當代幼兒藝術素養培養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想科學的對幼兒進行藝術培養,保證其培養效果,那么就必須主動學習和研究,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從而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大的提升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