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
(四川省樂山市夾江中學校,四川 樂山 614000)
所謂核心素養指的就是學生應當具備的,可與自身發展及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相關品質及關鍵能力。這一概念放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理解為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形成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并通過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列舉、歸納、總結等方法,已實現具備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升數學思維的能力。
核心素養的提升對高中生的數學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與實踐能力,傳統的教師主導的灌輸式學習,嚴重壓抑了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養了大批應試型學生,卻忽略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核心素養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將學習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是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應對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教育在關注學生數學成績提升的同時,更加強了對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育,傳統的教學方式以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現代化教學手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豐富了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習體驗,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基于以上原因,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應當注重多樣化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一方面,綜合應用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問題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翻轉課堂等多種形式,以實現教學目的,提升學習興趣為目標,科學進行教學設計;另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學情與學習需求,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關注學生的狀態,注重通過多樣化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通過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例如,在高中數學“二次函數”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及翻轉課堂教學的形式,在課程開始前將“二次函數”課程的學習資料、學習視頻在班級學習平臺中進行發布,并引導學生根據“一次函數”學習的經驗和方法進行“二次函數”課程知識的預習,而后在課堂上由學生為主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解題思路分析和解題,并以分享和答疑的形式進行最后的總結和評估,而后通過課后的微課復習及測試檢驗翻轉課堂個性化教學活動的實踐結果,收集學生問題及時進行課程改進,從而促進學生對“二次函數”這一課程學習的理解和轉化能力,及時解決學生在本課程學習中的問題,提升教學效果。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強調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掌握學科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培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數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用數學知識進行解釋,很多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知識加以解決,以貼近生活的案例開展高中數學的教學,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事物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存在,并形成一定的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發展,為個人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奠定了基礎。
在實踐教學當中,高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案例,結合常見的生活事物和現象,引導學生思考生活案例中包含的數學現象與數學知識,并嘗試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另一方面,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以生活案例進入教學,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的興趣,從而有效提升數學效果的有效性,實現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踐行。
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是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中的重要內容,合作探究模式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利用具有探究性的知識、問題和案例成立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分析、總結和歸納,通過自學、合作學習等形式,形成結論并進行拓展,循序漸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與方法:首先,明確高中數學教學工作開展的目標和任務,提供具備探究性的案例或問題,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一系列行為中發展思維與能力;其次,綜合考慮學生的學情、理解能力、學習需求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合作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轉換師生角色,實現教學目標;再次,本著創新原則,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上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突破,促進合作探究模式的有效落地。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從而幫助學生通過探究發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最終形成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