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誠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炬光小學,四川 南充 637661)
在我國農村小學教育中,體育作為最基礎的學科,其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影響巨大。但受應試教育影響,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始終無法達到理想效果,以至于體育教育始終處于低效狀態之上,這使得農村小學體育教育遇到了困境。在新課程改革不斷落實的背景下,進一步做好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讓其能夠達到高效教育水平,以實現對學生的體育素質培養,成為了小學體育教師的主要工作目標,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分析和探討。
在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實現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讓其達到高效的標準,就必須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興趣需求,激發出他們的學習動力。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流程來看,課前熱身活動不僅可以防止學生出現運動損傷,還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因此對課前熱身活動進行趣味設計很有必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我會在熱身環節為他們設計“動感健身操”,讓他們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熱身,由此來調動學生的熱身狀態,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我還會在課前熱身環節,組織學生進行搶凳子、木頭人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獲得身體狀態的調整,并對課堂教學內容進一步產生興趣,從而更好的實現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帶來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所以很容易在課前游戲中出現過于投入而遇到運動危險的情況,所以教師在課前熱身環節中,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安全保護,確保他們可以在絕對安全的狀態下進行熱身,從而更好的實現農村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教育目標。
“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習效果”是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的重要方法。傳統體育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行為多側重于示范,這種方法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其效果遠遠達不到高效課堂的標準,這使得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始終難以實現突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意識到自己作為知識傳授者,在學習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需要改變單一的示范教學模式,通過與學生之間的語言、行為互動,進一步完成對學生的學習指導,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進步與突破。例如在進行“立定跳遠”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好規范跳遠動作的示范,還要進入到學生的訓練環節當中,與他們一起進行跳遠訓練,由此來對學生的跳遠動作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又或者在進行“50米速跑”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不愿意擺臂,這種不規范的跑步動作,不僅會影響他們的速度,還容易出現摔倒,而且這種跑步方式并不美觀。針對于學生的這種跑步方法,我對他們的動作進行了還原,并讓他們通過觀察來發現這種跑步方法的弊端,由此來實現對他們的學習行為的糾正,讓他們能夠掌握正確的跑步方法,為他們的跑步水平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設計體育比賽,增強學習體驗”是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效果,推動農村小學教學水平進步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學習樂趣,就必須要多為他們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來感受體育樂趣,從而實現對他們的體育學習動力培養。例如我會定期在學校中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包括田徑、足球等,其目的就是借助這些趣味比賽,來提升學生的體育體驗,讓他們可以在學習中感受到體育的樂趣。除此之外,我還會借助信息技術組織學生觀看一些體育比賽,例如田徑世錦賽、女排比賽等,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觀看這些體育比賽,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并讓他們在觀看比賽視頻時,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體育課堂的高效課堂構建目標,為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研究,提升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效果,是推動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水平進步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負責人,其必須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并結合對素質教育目標的分析,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成長需求的課堂教學模式,確保他們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身體素質、意志品質的提升,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體育課堂的素質教育目標,也為進一步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發展提供助力,為更好的實現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構建帶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