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彬
(河南省平輿縣中等職業學校,河南 駐馬店 463400)
教學方法的探討主要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改革的目的不僅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相應技能,同時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對學生的智力進行發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例如我國現代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因此教學方法的應用是教師必須要正確面對的問題。啟發式的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中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出發,采取的教學方法目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自身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對于啟發式教學的了解和應用存在一定不同,具體的做法也會存在不同。
在一些學校中,由于學生自身存在一定能夠的差異,并且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對于問題理解的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同時一部分學科內容具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學科內容比較抽象的,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比較難懂,這樣的情況下會讓學生出現一些畏難情緒,長期如此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出現精神上的負擔。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達到一個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探討。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做到循序漸進,根據教學章節和內容存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特別在進行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與此同時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人員配合著板書以及掛圖等具有著直觀性的教具,通過一些趣味性的語言來對授課的內容作出啟發式的講解,這樣教師能夠讓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和鮮活,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也將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其中,保證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得到全面的提高,最終達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為我國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輸送出更多高質量的人才,因此對于這點而言,必須要引起廣大教師人員的高度重視。
學是源自于思,然而思源自于疑,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進行開始的,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經說過,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此方時進矣。這樣也是直接的說明了疑問是作為長進之母,設疑的啟發要點便是無疑處生疑。在課堂設疑的過程中,主要是啟發式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啟發的方法主要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激疑啟發以及設問啟發和比喻啟發等。所謂的設疑對象主要是為雙向的,不僅僅是教師,同時也是學生。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起到主導作用的多數情況下是教師,教師是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存在著不同,根據個別的教案進行相應的設疑,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不斷的激發,讓學生的思維力和行動力得到提高。
此外,通過教師人員的精心設疑,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進行討論,能夠充分的發揮出學生自身的想象空間,有效的去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人員必須要根據教學內容存在著不同,設疑必須要做到準確和生動以及形象,做到恰如其分,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充分的去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行調動,讓學生可以從被動變為主動,將學生的消極態度變為積極主動的態度,最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對于這點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才可以讓最終的教學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水平,讓學生自身得到全面綜合的發展。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合理的應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其目的便是啟發學生自身的空間想象力和執行力,教師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章節內容進行討論,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一些具有著啟發性或者是爭議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做到相互補充,教師在這個時候要及時的進行點撥和補充,讓討論的內容可以緊扣主題,同時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的總結,得到最終正確答案。啟發式的教學是作為引發指揮的扳機,能夠為學生增加一定的求知興趣和樂趣,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發展,最終全面的擴大學生自身的知識閱歷和求知視野,保證學生自身的整體素質得到不斷的提升,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安排課堂示教,課堂示教中可以通過采用電子軟件和直觀教具等相應的教學教具,對教學內容進行輔助,讓學生的眼耳口鼻一同使用,做到視聽結合,這樣學生能夠快速的理解,自身的印象也會比較深,收益會得到提高。比如在講解的過程中,適當的播放一些影像,將一些比較抽象和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根據一些鮮活的視頻清潔進行展現,提高學生自身的視聽感覺,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讓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新穎并不俗套,生動不會抽象,最終起到良好的效果,促進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總結:通過對上述的內容進行分析得出,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的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生中,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帶動我國素質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為社會持續發展輸送更多高質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