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莉
(洛陽銅加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教育中心,河南 洛陽 471000)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的生活也邁向了更高層次,在此基礎上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各個環節的科學發展。其中對職業教育的教育理念也越來越科學極致化,同時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觀念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職業學習,但在職業院校的教育培養中存在著多種問題,嚴重影響著職業教育的培養,那么這就很難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學生,因此這就需要根據其中存在的現實原因提出解決方案。
工匠精神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更是一種優秀文化。其核心不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是在精神層面上發自內心的熱愛,對職業、產品持有敬畏、執著、負責的態度,追求極致和完美,給客戶無可挑剔的完美體驗。這對個人發展和職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將工匠精神融入我國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技能人才和制造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切完美都來源于熱愛,工匠精神的培養也是如此,只有忠于一件事才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進而產生無限的熱情,才能為這種孜孜不斷的追求提供源源不絕的內在動力。那么若想要在我國職業教育中培養工匠精神,首先就需要學生在選取專業時,選出自己喜愛的專業,才能更加容易的激發學生內心的熱愛,進而達到工匠精神的培養目的。首先,從我國教育階段進行分析,在初高中階段我國屬應試教育,學生們只注重基礎學科的學習,只為步入本科進行學習,但卻忽略了自己可能出現的分數差距,導致缺少職業教育的專業方向認識。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在填寫高考志愿時較為盲從,對高效專業不太了解,其中百分之十五的人表示很不了解,只有百分之三點六的少數人表示非常了解,那么這就表明了大多數學生缺少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進而導致在進入學校后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出現迷茫方向,從而缺乏學習動機,如此一來就只能荒廢了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三年,職業精神培養的結構更是為零。因此,若想要最大效率的培養出工匠精神,就需要初高中階段的教育和職業院校的共同培養,通過初高中階段的職業方向課程,使學生了解職業和職業發展方向,進而幫助學生便于選擇,同時也間接為工匠精神的培養奠定基礎。
職業技能學習應跟上職業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職業需求,因此這就需要職業院校轉變教學模式,積極開展產教結合、校企一體的辦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還需要校方正確的認識產教結合的教學理念,使用科學的教學模式,或通過校企合作的生產線性實訓基強化教學環節,此外還可以通過合作企業共同涉及和向企業接單的方式引入企業真實的產品來設計教學內容,與合作企業共同開發真實的零件為項目載體。與此同時,學生還應與教師通力合作完成零件為項目載體,進而完成項目訂單的工作任務。另外,在教學中還應形成教、學合一的實戰式教學模式,不但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學校中感受到職業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的去探究新方法,激發學生追求極致完美的心理,促進工匠精神的培養。除此之外,校方在設置課程時,還應科學設置,不能只是重視理論課程,要合理加入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應改善傳統的考核方式,加入實踐課程的考核,進而間接促進學生的理論和實踐一體的雙發展。
教學老師的理論知識和職業素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工匠精神的培養,因此,在院校開展職業教育工作的培養中,首先就需要教學老師具備扎實、專業的工匠精神和理論知識,通過教師自身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來影響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但在實際中,職業院校的部門教師雖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但卻缺少職業教育經驗,缺少系統的專業時間鍛煉和動手能力的訓練,因此這就加大了職業教學的實踐難度。此外,在高等職業教學中,兼職教師雖是優化教師隊伍和雙師結構的重要舉措,但多數兼職老缺少正規教學的訓練,很容易在教學中降低學習效果,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工匠精神的教學就很難展開。因此這就需要解決實訓教師的師資問題,例如:1.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使兼職老師和全職老師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職業素養。2.加強教學老師的企業實踐培養,職業院校中的專職老師雖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但缺乏企業工作經理,但缺少對企業管理和職業要求的知識,因此這就需要培養專職老師對企業需求和工作實踐中的理解,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進而實現培養工匠精神的目的。3.制定科學的培訓和考核方法。教學老師的培訓和考核方法要針對性的進行,同時還要根據時代發展定期進行,不能只是一次性的培訓,這樣就不能適應技能的發展需求,為工匠精神的培養夯實基礎。
以上對職業教育中如何培養工匠精神做出了分析研究,通過以上得知,工匠精神對我國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是我國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精造的重要路徑,因此職業院校作為我國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就必須貫徹落實工匠精神的培養路徑,同時還應積極探索工匠精神的培養方法,并根據目前職業院校的實際狀況轉變教學模式,培養出綜合性的技能型人才,共同促進我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