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巖巖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霸州市供電分公司,河北 霸州 065700)
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宗旨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民,滿足農民對于電力的需求,為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需要的資源,加快農村電氣化建設的總體水平,實現每家每戶都能用上安全穩定的電力資源的目標。
發展不平衡屬于現階段我國農村電氣化建設存在的根本問題,該問題主要表現為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具體表現如下:第一,區域發展不平衡。受區域經濟發展影響,我國落后偏遠地區電氣化建設與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在電能質量、網架結構中均有著直觀展現。第二,城鄉發展不平衡。相較于城鎮,我國農村電氣化建設在資金投入方面存在顯著不足,使得農村電網建設總體滯后。
農村電氣化建設不充分主要體現在質量、創新兩個方面,具體表現如下:第一,質量不充分。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仍廣泛面臨供電能力不足、供電可靠性較低、供電質量有待提示、電網裝備水平較低等現狀,農民消費升級、農產業加工制造產業發展因此受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供電電壓偏低、抗災能力不足也使得農村地區用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第二,創新不充分。在農村電氣化建設中,電網電力通信覆蓋不足、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問題突出的情況較為常見,“互聯網+”理念與農村電氣化建設的結合也面臨著多方面阻礙,這就使得我國雖然解決了農民“用上電”問題,但距離“用好電”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村電氣化建設不平衡、建設不充分的現狀可見一斑。
在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過程中,在我國部分基層地區和單位,由于資金、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原因,在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過程中,一部分導線材料所產生的費用由用戶來承擔,我國幅員遼闊,很多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農村的經濟基礎條件更是存在巨大差異,個別經濟發展條件非常差的地區雖然符合電氣化建設的條件,但是由于資金的籌措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發展速度依然比較緩慢。另外,即使是在一些經濟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一些鄉鎮、村分別搭上電氣化建設的順風車而出現了亂收費現象,導致這些地區的社會矛盾比較突出。
這就要求我國各電力單位的領導首先應轉變觀念和認識,加強對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重視,在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下、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進一步強化責任的落實。例如:電力企業可以在單位內部組織員工開展各種關于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學習,要求員工深刻掌握、體會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實施綱要中的標準與基本內涵,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精心的統籌安排、精確的論證,為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發展步伐創造科學的硬件與軟件環境。
順利推進電氣化建設工作政府主導是關鍵,因此,成立由政府部門掛帥的各級“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站在全局的高度,努力把新農村電氣化工程納入到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同步推進,真正構建起政府為主導、農電企業為主體的工作格局,形成“政府發動、鄉村互動、百姓主動、電力推動”的工作機制。
在搞好電網建設的同時,加強服務品牌建設。認真履行服務“三農”社會責任,實施窗口提升工程,加強供電所標準化建設,營業窗口實行無周日工作制、推行“一站式”服務開辟業擴報裝綠色通道,改善服務條件。積極踐行“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理念,嚴格執行“三個十條”,全面拓展農村居民電費繳納方式,開展郵政儲蓄、銀行、POS機、手機、網絡等繳費業務,積極打造“十分鐘繳費圈”,推行電費繳納社區化、村莊化、便民化。
農村電氣化建設必須要圍繞當地的新農村建設而開展,確保與農村的基礎設置相配套,并將村級電網建設作為整個電氣化建設的重點,同時還需要提高電氣化村規劃技術含量,積極采用先進的技術成果,從而不斷提升電網建設的科技含量。另外,還需要加強對農網安全管理,強化節能降損管理,從而不斷地提升農村配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還需要深化優質服務水平,將農村電氣化建設作為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不斷地提升供電質量,為廣大的農村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供電服務,打造國家電網優質服務品牌。
首先,各地區電力部門要對資金籌措方式進行豐富和拓展,與此同時,還要對農村電氣化建設和農村電網建設,在資金應用上的矛盾進行深入研究。對于供電企業而言,其必須要對資金渠道進行積極探索,盡可能獲得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加大電氣化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此外,還要保證資金妥善落實到位,為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實現對現有資金的合理應用。相關管理部門要對資金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積極探索出適合于現階段發展的資金管理模式,提高資金管理水平,為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綜上所述,農村電氣化建設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對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在實踐過程中,電力單位不僅要積極轉變工作思想,同時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現有的陳舊設備進行改造與更新,以此為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提供便利條件,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電力建設以及整個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