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杰
(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200)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環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卻是極為緊缺,再加上人們對于節約水資源的意識不強,水資源浪費的情況一直都很嚴重。污水處理廠的使用可以大大減輕對環境污染污,但是污水處理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污水處理廠的發展也面臨著挑戰。所以污水處理廠需要協調與水資源的關系,令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都可以得到保證。
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時,必須先把污水集中到污水處理廠中,并通過部分技術和工藝進行污水處理。目前國內大部分污水處理廠收集和處理污水的方式大同小異,都是將排放至污水管道中待處理的污水,通過抽水泵抽調污水至污水處理廠內的處理設施,并物理、化學、生物等處理方法的聯合作用下進行處理。整個過程中經過格柵、沉砂池、一級生物處理、二級生物處理、二級沉淀池、氯氣消毒和排放到天然水體中。只有至少經過這些步驟才能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以達到排放到天然水域環境的排放標準。其中,消耗的能量非常大,特別是在污水處理的各個工藝環節,電能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整個污水處理的流程中需要消耗的資源非常多,但是每個環節對電能的消耗均是最大的,這導致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達標再利用的同時過度的消耗了其他能源,因此污水處理廠要做好減排措施的同時,在節能方面要進一步加強。
在污水處理廠中進行的污水處理主要是通過不同的處理方式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并且還可以分離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過正規污水處理的污水若是能夠達到相關要求就可以直接排放。對污水進行處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起到一定的環境保護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生態建設。因為我國的污水處理廠設立時間不長,所以大多數人都對污水處理并不怎么重視,甚至沒有足夠的認識,而對于污水處理廠是一種高耗能作業這件事也更加不了解,這就極大地限制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隨著近些年來人們對于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對于水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所以污水排放的標準也不斷提高,面對著這樣的壓力污水處理廠所需資金也必然會增加,污水處理的能源消耗也會不斷增加,這也就使得污水處理設備和技術的更新顯得迫在眉睫。
為了能夠有效地確保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水過程中其質量和標準都能夠達標,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考慮并且降低電能的節能消耗,并且這樣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首先我們應該從生產技術上來進行分析,將一些設備的功率盡量的降低。而且在實際處理污水的過程中,相關設備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為了能夠降低能耗的目標,污水處理廠必須要減少相關設備的節能消耗的問題。而且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還要對于設備操作過程中的技術進行有效的操作,這樣才可以使得污水處理廠節能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
生物膜法就是使微生物附著在惰性的濾料上,形成膜狀的生物污泥,并對污水起到凈化效果的一種生物處理方法。
生物膜法具有運行費用低廉、管理方便等優點,對進水的水質與水量變化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不但克服了活性污泥法中污泥絲狀膨脹的缺點,剩余污泥量也有了顯著的減少。但是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對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生物膜的活性,引起生物膜的壞死和脫落。另外,由于生物膜需要附著在濾料上才能夠起到凈化污水的作用,載體的比表面積對生物膜處理的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選用的濾料比表面積達不到要求,想要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就需要增加處理池的面積,使投資費用增大。生物膜法中使用的濾料屬于消耗品,需要對其進行周期性的更新,這也增大了運行期間的管理費用。同時,生物膜法對運行條件及工藝設計要求較為嚴格,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引起濾料的堵塞和破損,降低出水水質。
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主要用于水處理方面。
A就是厭氧段,主要用于脫氮除磷;O就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它除了可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外,還可同時去除氮、磷,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及難降解廢水,在好氧段前設置水解酸化段,可顯著提高廢水可生化性。
A/O法脫氮工藝的特點:
流程簡單,無需外加碳源與后曝氣池,以原污水為碳源,建設和運行費用較低;
容積負荷高。由于硝化階段采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采用了高濃度污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設內循環,以原污水中的有機底物作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應充分;
曝氣池在后,使反硝化殘留物得以進一步去除,提高了處理水水質 ;
A段攪拌,只起使污泥懸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采用強曝氣,后段減少氣量,使內循環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證A段的缺氧狀態。
污水處理不僅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更對節約水資源,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對污水處理工藝不斷加強研究,實現真正的節能降耗,提高污水處理水平,同時促進污水處理廠的長久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