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濱州市沾化區農業農村局,山東 濱州 256600)
對于冬棗這種果實來說,其是我國優秀的過時品種之一,果皮脆、口感好、水分足,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歡迎,并且我國冬棗近幾年的銷售量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并且Vc含量非常豐富,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冬棗已經在我國全國各地有快速發展,并且種植規模也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對于山東、河北以及天津等地區有廣泛的種植。在我國冬棗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地區的種植戶由于種植方式不科學或者是沒有對其進行科學管理,經常會出現化肥應用過量的情況,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冬棗產量下降的情況出現,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冬棗的口味品質。對于果實本身來說,遺傳特性、樹體狀況、生態條件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等都可以對果實的品質產生影響,隨著人們對果實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對果實品質進行提升成為了現階段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
選定某冬棗示范園作為試驗點,該示范園位于華北平原的東北部,地處長江流域的最下游。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種植土壤選擇為黏壤土,土壤的pH值為8.0以上,有機物含量豐富。
在冬棗示范園內選擇年齡為4年以內的60株,其中的40株應用肥料處理,將另外20株設為對照組。對進行試驗的棗樹進行常規管理。
在對棗樹進行施肥處理的時候,選擇氨基酸肥,在展開施肥的時候,應用葉面噴施的方式,此種肥料由別竟是綠色生物技術開發有效公司研制的。氨基酸肥的主要成分包括植物生長所需的大量元素、十八種單質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鈦類有機物。氨基酸肥在坐果型植物中進行應用的時候,應該將肥液控制在500倍左右,這樣一來可以使其坐果效果更加理想。在噴施氨基酸肥的時候,應該注意每隔15天噴灑一次。在進行肥料處理的時候,主要是應用礦物質費,噴施在植物的根部,此種肥料由北京綠色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在對棗樹進行噴灑施肥的時候,應該每株施肥1.5kg,分為6個點展開施肥操作,穴深應該控制在20cm~30cm之間,然后將礦物質肥與土攪拌均勻之后進行覆土操作。
經過上述試驗之后,可以大體看出,冬棗生長前期經常會出現縱向生長長于橫向生長的情況,并且果形指數較大。隨著冬棗果實的不斷發育,橫向生長還是逐漸出現大于縱向生長的趨勢,這時候冬棗的果實就會逐漸出現變大變圓的情況,大于90天到100天之后冬早果實的形狀就會逐漸趨于穩定。通過果形指數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氨基酸肥處理的顯著高于礦物質肥處理,這也直接說明了氨基酸肥對促進果實的縱向發育以及生長有很大幫助;而礦物質肥與對照組相比較幾乎沒有差異。同時,經過試驗之后,也可以看出礦物質肥對促進冬棗果實的橫向生長有積極作用。對于冬棗果實來說,單果的產量在花開50天之后增加的最快,在花開70天之后增加速度開始逐漸變得緩慢,在花開90天之后基本上不再有變化。對于這3組的棗樹來說,其結果是單果質量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可以將其果實單果質量依次為礦物質肥處理組>氨基酸肥處理組>常規組。
經過試驗之后可以看出,不同冬棗對果實自身的含糖量還是有很大影響。對于冬棗這種果實來說,其含糖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果實的口感。冬早果實的總含糖量在其生長期較低,隨著果實的體型不斷增加,果實內部的汁液含量不斷增高,這也使得其總含糖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冬棗果實含糖量提升最快的時期是在開花后的70到90天之內,應用氨基酸肥以及礦物質肥可以冬棗果實自身的含糖量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使冬棗的口感更加理想。通常情況下,在冬棗開花后的前90天之內,氨基酸肥處理組以及礦物質肥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其含糖量變化并不大,差距不明顯,當開花90天之后,差距就會逐漸變得明顯,氨基酸肥處理組以及礦物質肥處理組的果實含糖量會逐漸增加,并且與對照組的差異會越來越顯著。
冬棗果實含糖量的變化趨勢與葡萄糖相類似,都在開花后的90天以前,單果的質量會有很大的提升,同時,果實內部的果糖含量以及總糖的變化量也會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并且氨基酸肥處理組的葡萄糖含量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經過上述的試驗以及分析之后,可以得到,礦物質肥以及氨基酸肥的應用都是的果實自身的含糖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在不同階段果實含糖量的提升情況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冬棗在我國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并且最近幾年我國冬棗種植面積越來越大,不同肥料的選擇勢必會對果實的質量以及含糖量情況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冬棗果實的口感。因此,在進行冬棗種植的時候應該按照實際需求情況來對氨基酸肥以及礦物質肥進行選擇,這樣一來才能夠使得冬棗果實的綜合品質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