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民
(沈陽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必須把思想政治理論的科學性放在第一位,人的行為是一切的動力,通過他的大腦轉變為人的意愿動機才能夠使它行動起來。那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首先是針對性不強,效果不好,對于學生的思想觀念影響不大。這種收效不盡如意的現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科學與信仰的問題。也就是說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建設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同。經過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堂的講授內容距離他們很遙遠,和自身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他們只會在期末考試之前才會去背誦思想政治課上所學的內容。在這種現象下,他們就常常忽視了思想的改變,而有些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和自己日后的職業發展關系并不大,唯物論的內容可能永遠都用不到。因此,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鍵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內涵以及現實價值真正的講述出來,講的令人信服,讓同學們得到真正的了解,讓這種理論性的東西變得深刻而又親切,讓廣大的學生充分的理解和真正的認同。了解馬克思沒有什么不好,但學生們也會說到也沒有什么好處。那這樣的話我們就需要去找到它們對于學生的好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應該得到應有的信仰,科學的力量是指教師講的必須符合實際,反映事物的本質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使教師所講的可以進入到學生們的腦中,而信仰的力量就是指教師信仰所講,學生們信仰所學習的內容。人都是情感動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夠推動。科學和信仰深度融合才會讓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提高。
目前在課堂教學當中的主要問題是在于教師們僅僅滿足于課本,把課本當成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教學當中,他們回避現實問題,不能夠很好的回答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很多研究都表明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當中不是很受學生歡迎,因為有的教師只是照本宣科,講的枯燥無味,常常使學生們在課堂上犯困,他們只能夠依靠點名和提問來維持學生們聽講的人數去保證學生們的出勤率。這些問題就反應出了在這個方面,教師們危機意識不強,對于自說自話的教學方法認識不深。從而導致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毫無期待,也覺得價值觀的教育和思想形態的工作是可有可無的。甚至有些學生會把它當做一個“自習課”或者是“補覺課”以及“娛樂課”。身處在多元化,信息化的當代大學生,如果想讓他們真正的去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那就要求教師們的講課要具有親和力,而且具有針對性。要把政治思想知識結合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給予他們好的期待。讓思想政治課不能夠僅僅靠課堂上的知識傳授,還要滲透融合在其他的課程當中,甚至是生活當中。高校的各種課程都要加強政治觀點,道德觀念以及法治意識或者是文明素養的教育,因為教師們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專業課程的老師不能僅僅是只傳道不育人。學生們要處理好外在灌輸和自我啟發的關系。學校思想政治課的開設是灌輸的過程,但大學生接受這種思想不能僅僅停留在灌輸上,而是要貼近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實際的需需求,通過討論,交流,互動等形式去進行自我的啟發。只有擺事實,講道理,多交流,才能夠真正的去解決大學生在思想政治課上的認識及問題。所以可以在這門課上讓學生們多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進行老師和學生們共同的交流探討。這樣才能夠去引導學生們的主流價值觀,讓他們變得有自信,并且有道德思想。
學校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教育,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把大學生教育成黨和國家需要的建設性人才以及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務,當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想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讓學生們成為德才兼備的人,那么在學校的工作當中就要緊扣學生的思想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關照學生們的心理特征,在思想政治的工作當中去體現對于他們的愛護和關懷。為了去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政治素養,幫助他們進行全面發展,教師們就要去引導學生們建立屬于自己的人類社會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信念思想。激揚他們心中的中國夢,青春夢,激勵學生們自覺地把個人的人生追求和奮斗目標融入到國家經濟的發展當中或者是融入到社會進步的偉大洪流之中。不過在此之前,育人先自于教師們也要充分的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才能夠更好的去引導學生以及去建議學生們進行思想優化。教師們的思想政治對于學生們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也可以加強課堂講壇的管理,同時去加強教師們的自媒體管理,防止錯誤觀點的傳輸以及言論的影響干擾學生避免損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學校要進行工作,學生也要配合工作,自身的思想建立是自我素養的提升,也是作為一個青年大學生應該具備的道德與修養。
結語:高校不是生活的孤島,它是一個社會的集體。雖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很多影響,比如經濟、政治、文化等等,但是也是通過這些經濟、政治文化的推動,我們的思想才會有大的提高與完善。高校政治工作是一個涉及面比較廣,機理比較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只有堅持不斷創新,才會在這個工作路上得到更多的融合方法,才能夠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標,促進大學生們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