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鑫
(河南省財經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語言作為人們溝通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在當前網絡時代發展背景下受網絡文化的影響現代漢語中不斷涌現出新的詞匯,逐漸開始了變遷。在社會和時代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之下,我們既要積極吸收和學習網絡文化背景下的新的語言文化,又要保護優秀的傳統語言文學,同時更要注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實現漢語言與現代社會發展的契合。
網絡語言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發展影響之下在互聯網交際領域中網絡和網民廣泛使用的一種簡短、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是由文字、英語簡寫、表情、符號、圖片等組合而成的與網絡、網民相關的專業術語或者特殊用語,在特定的網絡傳播媒介中表達特殊的意義,它具有通俗易懂、便于記憶的顯著特點和優勢。
在網絡時代發展背景下,人們可以在無限寬廣的網絡平臺中自由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通過網絡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意愿。所以,網絡語言具有鮮明的創新性特征,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網絡語言發展的自由性,不受語法等規則的影響。對于其的學習和積累而言,它擺脫了傳統語言知識學習中的現實社會的束縛和干擾。網絡語言的構思往往是非常巧妙的,例如“粉絲”一詞在現代漢語的釋義中是指歌迷、影迷、追星者,殊不知,它卻是由英語中“fans”一詞諧音演化而來的。又如“打call”在網絡用語中是加油、吶喊的意思,一般用來表示對某人、某件事的贊同和支持,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打電話。諸如“粉絲”、“打call”這樣的充滿趣味性、生動活潑的網絡詞語的出現,都是網絡文化背景下漢語言變遷的充分體現,同時也展現出網絡語言所具有的創造性以及網絡時代下網民的創造力。
或許來自于漢語象形文字的靈感和啟發,網民們在網絡平臺的交流和溝通中還充分利用了鍵盤上的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用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表情和動作的圖形來展現,例如用一張笑臉的圖案符號來表示心情的愉悅。另外,一些形象的網絡詞語也能體現出網絡語言的形象性,例如把“這樣子”讀為“醬紫”,諸如這樣的網絡詞語往往形成了網絡語言的形象性的特征。
網絡語言所具有的詼諧性是當前網絡詞語廣為流傳的特征之一。在當前的網絡時代,網民的相對年輕化為網絡語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他們在網絡的溝通和交流中營造出了輕松、愉悅、幽默的氛圍。例如“菌男”與“俊男”、“霉女”與“美女”,雖然它們諧音,但是所表達的意思則剛好相反,“菌男”和“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其中“菌”“霉”則可以讓人聯想到過期變質的食物,反諷意味十足,同時也體現出了網絡語言的詼諧性。
在當前網絡文化背景下,現代漢語言也在不斷創新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許多漢語言詞匯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詞義也發生了改變。例如,現代漢語言中的“可愛”一詞,原本是令人喜愛、討人歡喜的意思,但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詞義則變成了可憐沒人愛的意思。又如現代漢語中的“偶像”一詞原本是指為人所崇拜的人,但在網絡語言中則稱為了“嘔吐的對象”。再如“神童”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是對天賦異稟的兒童的一種稱呼,但在網絡文化背景下則成為了“神經病兒童”等等。從諸如“可愛”、“偶像”、“神童”等這些詞語中可以發現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詞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網絡語言下的詞義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另外,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對老詞進行創新而被賦予了新的詞義和形象。例如“青蛙”一詞在現代漢語中的釋義是指一種兩棲動物,但是由于其在外部形象的局限性,在網絡語言中被賦予代指“相貌丑陋的男人”,這些具有詼諧性的網絡詞語大都是人們的一種戲虐,原本褒義的現代漢語在網絡文化影響下被賦予新的含義,而且偏向于貶義。
傳統的漢語言在語法方面具有規范性、穩定性和抽象性的特征,伴隨著網絡語言的發展,網絡文化背景下不斷發展的網絡語言更加的簡潔,但是規范性卻相對缺乏。在網絡文化背景下,網民在網絡交際中可以對漢語言詞語進行隨意的搭配和省略,在簡化傳統漢語言的同時也使其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另外,網絡語言自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可以使網民對詞匯和短語進行盡情的、隨意的“創新”,例如廣為流傳的“非典型男女”就是由現代漢語中的“非典型肺炎”經過網民的“創新”而產生和出現的。除此之外,在網絡文化背景下,在網絡語言中不但名詞可以專用為動詞,形容詞也可以被轉變為動詞或者是副詞,可以說網絡語言中的詞匯的詞性更加的靈活多變。
1.詞語的拼音化。在網絡交際中,網民為了提高交流速度和效率,實現更加便捷、高效的溝通和交流對現代漢語進行了“創新”,縮略詞成為網絡文化背景下涌現出的一種新型詞形。例如“BT”成為了現代漢語中變態的代指、“MM”則成為了現代漢語中妹妹的意思,等等。諸如這樣的詞匯在豐富人們語言環境的同時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木訥、冰冷毫無生機的文字變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更加的具有生機和活力、更加的溫暖,創造良好的交流氛圍,使人們的溝通和交流更加的便捷和愉快。
2.詞語的諧音化。諧音化的產生是在對輸入法的選用和輸入過程中由于和一些傳統的詞匯諧音所出現的。例如“大蝦”和“大俠”是一對諧音詞語,在網絡語言中“大蝦”一般是那些網絡老手的代指。另外,還有一部分諧音字是由數字引發而形成的,例如“1314”是一生一世、“520”是我愛你、“88”是拜拜等。總之,在網絡文化背景下現代漢語詞語的諧音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漢語言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