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斌
(中共永州市委黨校,湖南 永州 425000)
從2014年年初開始,某市把以網格化管理為重點的社會治理機制改革列為全市三大改革任務之一,并將其作為“書記工程”來抓。目前,全市城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新模式已基本成型,農村網格化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在社區建立包括黨工委、居委會、綜合辦公室、便民服務站、綜治信訪維穩站、網格管理站的“一委一會一辦三站”的組織機構,社區黨工委處于領導核心,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社區黨工委書記由街道黨工委委員擔任,“一辦三站”負責人均由街道下派的具有公務員身份的人員擔任。同時,實行區域性大黨建模式,以網格為單位設立黨總支或黨支部,以樓棟為單位設立黨小組,形成“社區黨工委—網格黨總支(支部)—樓棟(小區)黨小組”為基本框架的黨組織體系。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社區基礎建設,夯實群眾工作陣地,為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供保障。一是科學調整社區。按照街巷界線清晰、轄區人口1.5-2萬的標準,合理調整社區。僅在中心城區就將原57個社區調整為39個。通過調整社區,不僅改變原來大社區有近3萬人、小社區不到2000人并且“犬牙交錯”的狀況,而且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財物及服務能力的合理配置。二是高標準建設辦公服務場所。將所有社區的辦公服務場所全部進行標準化建設,社區用房普遍達到800平方米以上,最多的達到2000平方米,最少的也有500平方米以上,而且都按要求設立“三站兩所兩欄一廳一校十室”即,社區便民服務站、綜治信訪維穩站、網格管理站;養老托老場所、休閑健身場所;社區事務公開欄、社區宣傳欄;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社區居民學校;綜合辦公室、圖書閱覽室、計劃生育服務室、醫療衛生服務室、“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退休人員義務服務室、心理疏導室(調解室)、警務室、綜合活動室、檔案室等功能室,做到“辦公有場地、議事有場所、反映訴求有地方受理、學習娛樂有去處”,從而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三是合理劃分網格。在社區調整的基礎上,根據街巷結構、樓棟布局和居民的認同度、便于服務管理等要素,按1000人或300戶的標準和“單位型”、“社區型”、“街巷型”三種類型劃分網格。這樣劃分網格,是為了避免因網格過大而管不來、過小而浪費資源,確保網格員真正能夠在網格內“專職”,將社會治理任務壓實到網格。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實行工作重心下移,關鍵是調整職能,厘清職責,理順關系。工作中,我們對街道、社區的職能職責進行了相應調整,明確街道的主要職責是四項:抓黨建、抓改革、抓考核、抓服務經濟建設等工作;社區主要承擔公共服務、民生服務、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會治安管理等職能,不再承擔經濟事務工作。對社區的工作實行“清單化”和準入制,對于需要延伸到社區的公共服務事項,列成“清單”下放到社區,確保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目前,全市已將93項公共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清單”內容,今后確需增加延伸到社區的事項要通過市、縣網管中心審核才能下放,否則社區有權予以拒絕。通過調整職能,真正做到使街道“瘦身”,讓社區“強體”,各自的職責職能更加清晰明確,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
按照“基礎信息一網采集錄入、社會事件一網分流督辦、公共資源一網整合共享、關聯數據一網查詢比對、社區(村)服務一網延伸跟進、日常工作一網考核評估”等“一網打盡”的要求,市委、市政府負責全市的云計算中心、數據中心和中心城區綜合應用平臺,其他縣負責本地綜合應用平臺,投資2億多元建設集“云計算中心、數據中心、綜合應用系統”于一體的綜合信息平臺。系統建成后,可以為網格化服務管理提供包括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經濟信息、房產房屋、城市部件等六大信息資源基礎數據,以及數字計算、數據存儲、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信息共享、信息安全和運維保障,實現各級黨政領導、調度指揮中心、職能部門和社區網格工作站、網格員等不同層面的業務網上流轉、網上辦理,實現信息流轉、工作處置、信息反饋、調度指揮和監督管理一體化高效運行。
網格化服務管理要見成效,網格員隊伍是關鍵。我們著力將網格員隊伍建成一支“愿意來、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的專業隊伍。一是優選嚴進。網格員在改革初期由街道(城關鎮)分流人員和社區轉型人員擔任,不足的則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為確保網格員的質量,我們制定下發了《社區網格管理員招錄培訓工作指導意見》,對網格員錄用的條件、程序及有關要求進行了明確規定,網格員上崗前,必須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培訓、考試。二是設崗定責。出臺了《社區機構編制“三定”方案》、《關于界定網格化服務管理機構及網格管理員職責的通知》。對社區轉型人員和招錄的網格員,實行“社區崗位編制”管理(“社區崗位編制”界于行政和事業單位序列以外,因崗而設,實行“人員”與“崗位編制”分離,聘用人員解除勞動合同后不再具有原來身份)。統一明確網格管理的職責為“五責八崗”。“五責”是指基礎信息采集錄入、動態信息發現上報、服務事項協助代辦、組織參與問題處理、督導反饋部門履職;“八崗”是指履行政策法規宣傳員、基礎信息采錄員、社情民意收集員、便民服務代辦員、綜治維穩信息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城市管理協助員、事件處置督導員職務。日常工作實行“一聯系兩巡查三走訪四掌握五清楚”,即經常聯系網格內“兩代表一委員”,每日上午、下午兩次巡查網格不少于1.5小時,走訪網格內居民戶、經營戶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掌握流動人口遷入和搬離情況、重點人員關注關懷情況、特殊家庭幫扶救助情況和社會治安狀況,清楚網格內房屋、人口、城市部件、社會組織、法人單位的基本情況。三是嚴格獎懲。對于網格員的工作情況,通過綜合信息應用平臺、與平臺對接的網格員持有的移動終端、網格工作日記和網格群眾的民意調查,按月、季、年對網格員進行定期考核,獎優懲劣,以此促成網格員能沉在網格責任區,像一枚“螺絲釘”一樣完成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