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涵
(中國共產黨伊春區委黨校,黑龍江 伊春 153000)
引言:新常態經濟模式下,旅游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針對鄉村旅游產業,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文件,明確的指出,要根據鄉村當地的農業特色,資源環境等條件,建設出具有鄉村特色的旅游產業。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必須要服以文化創意和鄉村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促進鄉村旅游業的建設和發展。
在互聯網和旅游業相結合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也在進行著不斷的改革與優化,鄉村旅游產業正向著精品化,特色化方向發展。為滿足現代化旅游消費的需求鄉村旅游產業要根據當地特色資源,人文景觀,農耕文化,張開具有個性化,特色化,人文化的旅游產品,要凸顯當地精神面貌,地理環境,是文化創意和鄉村旅游更深度的融合。另外,要將鄉村文化資源依托旅游產業,形成商業品牌,融入到市場經濟中使旅游文化真正的轉變成為商業價值,進而促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文化價值和旅游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實現現代化的鄉村旅游業的建設。
當前階段,還是以鄉村旅游業還是以農戶之間相互分散的經營模式為主,十旅游業中,食品,住宿環境污染,甚至是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問題都顯現出來。因此,要對鄉村的經濟結構進行改革和創新,是農村的旅游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整合,完善旅游產業鏈,實現農村的精準扶貧。通過文化創意和鄉村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當前鄉村旅游所面臨的問題。通過將農業產業,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旅游開發和農村建設等融為一體,建設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精品,進而提高當地經濟,實現對當地的精準扶貧,更可以實現文化創意與鄉村旅游的融合。
文化創意就是要對當地的特色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進進行深度挖掘和創新,并創造出各種文化物質來表現當地的特色文化內涵,使之與旅游產業融合到一起,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只有充分發掘當地的文化底蘊,才能更好地將文化創意體現出來,進而實現文化創意和當地旅游產業的融合,實現當地旅游產業和經濟的進步。按照我國目前來看,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還是比較單一,聯動性不足,文化創意不足,進而導致鄉村旅游文化發展較慢,因此,要將鄉村旅游和當地文化更好的結合,制作出具有當地色彩的文化創意產品,對鄉村和資源進行統一規劃,促進聯動性發展,要讓藝術家真正的融入到自然地貌、文化底蘊中、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文化創意產品。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許多鄉村旅游沒有真正的將旅游產業和文化創意相融合,農村的各個方面也未進行創新,例如,生活功能、農產品、景觀、科技等。正是由于旅游產業不能和相關產業相融合,導致產業鏈不完善,旅游產品單一,因此,必須完善農村旅游的文化創意價值鏈,提高經濟的附加值,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例如,在當地建立藝術展覽館、主題酒店、特色農家樂、旅游景點等一系列的鄉村旅游文化創意體系,并加大鄉村旅游景點的建設,將創意文化和鄉村旅游真正的融為一體,發揮出創意價值和鄉村旅游價值,從而引動當地各方面的發展和進步。
堅持當地特色資源,實現差異化發展是實現文化創意和鄉村旅游相融合的構成途徑。對于不同的旅游地區,其資源類型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實施融合的側重點與途徑也具有相當大的差異,要結合自身旅游資源優勢,找到具有特色的旅游資源,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旅游園區。
實現文化創意和鄉村旅游相融合,必須對當地文化進行充分的開發,使產業能夠實現多元化,利用對當地的文化創意、鄉村景點的建設、提高鄉村服務水平等方面來建設美麗鄉村,進而促進當地旅游、文化、農業、經濟之間能夠共同的發展。
1.分區域功能化發展
想得更好的促進文化創意與鄉村旅游相結合,要對區域功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例如,可以劃分為居民居住區游客興趣的,不需要參觀的區域。游客專供區域,為游客提供觀賞娛樂的區域。居民和游客,主要功能是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并且能夠為游客提供觀賞游玩的區域。此外,要通過思想教育,使村民能夠有認同感,從而引來更多的居民參與到鄉村文化創意中來,提高鄉村旅游業持續發展。
2.整體規劃,規范管理
要對當地的文化和資源進行整合規劃,促進鄉村的文化創意和鄉村旅游的融合,并針對游客和當地居民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進行提前預測和解決,尤其是大量外來游客對當地居民生活生產造成的障礙,因此,在管理中我們要注重平衡,是居民和游客都能夠滿意,并要針對當地的農業資源,文化景觀、傳統民俗、歷史文化、自然面貌等資源進行規范的管理和深度的挖掘,實現當地資源的最大利用,促進文化創意和旅游資源的持續發展。
據上文所述,通過對文化創意和鄉村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可以改變當地傳統的旅游模式,使當地的經濟、文化、資源能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同時也能起到精準扶貧的用,可以充分發揮鄉村旅游的優勢,實現鄉村旅游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