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堯
(納雍縣鍋圈巖苗族彝族鄉中心小學,貴州 畢節 553300)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把保護環境上升至國家高度,由此反映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刻不容緩。未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當前人們所具備的環保意識與環保行為,今天的小學生是未來21世紀的主人,加強他們的環保教育,已成為現代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環境保護,教育為本”。不斷培養和提高下一代的“綠色倫理”觀念,是歷史和社會賦予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職責,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會大量引用現實生活的環境保護的案例,不僅有利于數學教學與實際結合,增添學習的趣味性,更利于從小在學生心中灌輸環保意識,為未來的綠水青山奠定堅實基礎。
環保意識的滲透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以樹立對環境保護的清楚認知,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這場環境攻堅戰中,成為環保小衛士。環境保護教育不是一時之熱,而是一項從幼兒園到成人的終身教育;不是一兩次突擊檢查,可以隨意敷衍了事,這是一項關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容不得半點差錯。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結合實際,滲透環保意識,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下面就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滲透環保意識這個問題,我淺談幾點個人看法和觀點。
小學數學是一門滲透環保意識的絕佳學科,其自身實踐性和具體性的特點,決定其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眾多關于環境保護的具體事例和數據。不管是題目引言中出現的環保小知識,還是運算中涉及的相關數據,都于無形之中在兒童心中埋下環保的種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進環保實例,通過背景暗示和數據呈現,能夠更加直接地反映出現實環境問題,刺激學生萌發出保護環境的意識。例如,我國一向很重視環保問題,我市今年計劃植樹約84萬棵,前35天栽了49萬棵.照這樣計算,完成全部任務要多少天?還有,在學習“量與計算”時,可以這樣舉例,“我國城市每天人均產生生活垃圾約0.66kg~2.62kg,平均為1.16kg農村的數據沒有同樣以1.16KG計算13.7億人每天產垃圾約160萬噸”這樣舉例不僅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的迫切性,知道數學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數學學習中滲透環保意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意義重大的現實問題,使每一個人從小學階段就萌發環保意識,且產生一種“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數學教材中,從背景導入到插圖插表,再到應用題都蘊涵教育學生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環保知識,尤其是數學應用題的本身具有實際意義或實際背景。這里的實際是指生產實際、社會實際、生活實際等現實世界的各個方面的實際。如與課本知識密切聯系的源于實際生活的應用題;與現代科技發展、社會市場經濟、環境保護、時事政治等有關的應用題等。讓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的同時無形中接受環保意識的熏陶。
現就小學數學教材中可滲透環保意識為材料,具體舉例如下:
(1)二年級學生種200棵樹,三年級比二年級的2倍少32棵。二、三年級一共種樹多少棵?(以植樹為例,點明植樹的重要性,間接體現保護環境的重大意義。)
(2)為了讓學生直接感受到丟棄塑料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某班環保小組的八名同學記錄了自己社區一周內丟棄的塑料袋的數量,結果如下(單位:個):320 260 285 295 234 168 345。該班有43名學生,根據統計的數據估算一下本班統計的所有社區每個社區丟棄的垃圾袋數量。(此例以廢棄塑料袋為切入點,讓學生親身體驗,深入調查,使得對于環保觀念有更為深刻的認識,也將促使他們從自己做起,降低塑料袋使用的幾率。)
通過這些題的教學。要教師善于發現及總結,以便及時傳達給學生,學生在此過程中,也應當積極參與,關心環境保護問題,與授課教師溝通交流,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做題過程中汲取環保知識。因此,教師與學生在此過程中建立穩定的雙向聯系,同時樹立高度的環保意識,雙方一同努力,攜手并進,致力于教學相長和確立保護環境信念。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環保意識也必須聯系實際,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深刻體會的到當前環境保護的緊迫性以及重要性,有意識的訓練其利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相關問題。
在“簡單的統計”這一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任課教師可通過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增強保護環境的能力。例如,可讓學生記錄自己家中一周的用水量,并制成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發表各自的意見及看法,使得節約用水的意識更加深入人心,從而促進資源的節約、環境的改善。
另外,也可以利用3.12植樹節、4.22地球日以及6.5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增強了熱愛環境、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兒童在數學課堂的學習中高度樹立環保意識,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同時,在這類實踐教學活動中,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踐性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有益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環保意識的形成必然依賴于實踐,而小學數學課堂為此提供了合理且實踐性較強的平臺,將數學教學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極大程度上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保護環境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真正接觸當前環境保護的現狀,那么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只是一句空話、套話,并沒有任何存在意義。所以,環保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滲透中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充分利用數學這個學科的特性,培養學生利用其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環保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環保意識始終滲透其中,且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