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安徽省六安一中東校區,安徽 六安 237000)
英語學科思維品質發源于著名的布魯姆(Bloom)認知理論,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本杰明.布魯姆針對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他又對認知領域進行詳細劃分,為現代教育理論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深化教學的黃金時期,高中學生思維開闊,興趣廣泛,比低年級學生更具備理性思維,相比于初中時期的單純記憶,高中學生更需要深諳英語學習技巧和培養英語思維。
根據布魯姆理論,知識即表層記憶,是指具體知識或抽象知識的初步辨識,學生在接觸英語教學時就是接收教師傳達出的教學知識,并將其進行記憶,這也是學生關于思維形成的最初環節。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知識的傳授和學生的接收程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新鮮有趣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教師可將角色劇演出、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學生在繁重的學業負擔中會耳目一新,學習熱情大增,學習效率也會顯著提高。教師也可以采用課前提問的方式來督促學生課前預習,只有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最大程度地接受知識,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英語學科思維品質。理解領會即對事物由淺入深的了解過程,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就是將所學知識能由表層印象深入理解領會。只有經過深層內化,融會貫通,學生才能將知識更好地轉化為自身所有,在需要相關知識時,才能將知識發揮運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重視此項步驟的實行,教師可組織詞匯你比我猜、英語競賽等活動來鼓勵學生參與復習,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讓學生能從復雜的知識中梳理思路,融會貫通,在加深所學知識印象的同時,獲得新知識與新技能,對于英語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啟發學生的英語學科思維。
俗話說:“學為所用”,學習就是為了對知識進行運用,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此類基本問題用知識去解答,只有熟練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思路,才能更好地培養英語學科思維。教師不能用“中國式教學”來教學英語,更不能課上英語,課下漢語,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全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適應這種場景,在英文浸潤之下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如教師在高一英語必修一課本中Unit3 Celebration這一單元的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了解中西方傳統節日之外,也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表達,積極去使用英文表達祝福,使英語能夠真正學為所用。知識分析運用是對知識的組成要素各部分進行分析,進而清楚各概念間的關系,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掌握,儲存于大腦基因庫之中,在需要的條件下發揮運用。對于英語教學內容,不僅要會從正面看待問題,也要學會從反面和側面進行了解,只有將知識中各個部分都詳細了解,爛熟于心,才能在運用之時如魚得水。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引領學生進行聯想思考,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敏銳性,如教師在教學英語選修6 Unit18 Beauty中,教師可讓學生對東方美與西方美進行比較,學會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去思考審美,使自己的習慣更貼近西方思維,著力培養英倫感和地道語感。
教師在學生培養英語分析思維時要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尤其要注重學生在英語學科思維上的批判能力的形成。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環境不同來調整思維活動,使思維能夠跟上教學活動內容,并且提高思維效率,使思維更加清晰明朗,在實用性教學上,教師可多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路和理解并組織成語言表達出來,通過學生的自我理解和辯答,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培養英語思維品質。在學生認知評價這個階段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突破常規,擺脫傳統習慣的束縛,克服慣性思維,從固有知識圈和思維定勢的牢籠中跳脫出來,同時要具備信息知識整合能力,將自身頭腦中的知識重新整合,產生新的想法。如星火記憶法中聯想記憶單詞,學生不僅要學會已知單詞,還要根據網絡詞綴法對單詞的詞性、詞義及詞根進行評價認知,進而幫助記憶其他單詞。如單詞Radio,意為收音機,而由詞義可引申出射線、放射性的元素等單詞,由詞根可引申出根部、根本等單詞。通過認知評價環節,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會得到更深層次的提升。
結語:布魯姆理論風靡世界多年,在現代教育理論界中占據重要地位,而認知領域思維品質培養更是對學生成長發展具有密切聯系,總體而言,有知識學習、知識運用和知識評價三大方面,每個方面均由淺入深,逐步形成英語思維。教師作為教學一線工作者,肩負教學重任,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努力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