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
(納雍縣鍋圈巖中學,貴州 畢節 553300)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教給學生寫作,往往是根據教材然后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自主發揮寫一篇幾百字的作文,但教師卻沒有深入為學生了解教材的內容以及引伸意義,這樣容易讓學生對教材一知半解,理解不到教材的深層含義,所以很多學生的寫作都是浮于表面,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在備課時運用多個角度去分析文章,這樣學生才能更多方面的去理解文章,同時在課后,老師也要對每個人學生有適當的了解,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情況和喜好,這樣在課堂時才可以提供更多有價值有教育意義的教學內容。
語文教學需要一個宏觀的教學環境,而語文中的寫作就是針對某一個情景或者主體所作的創作,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能只是空洞的完成作業,而是應該在文章中代入自己的思想,從而理解事件所含的真正含義,語文寫作是創作‘形’與‘神’的過程,所以創作不能只浮于表面,初中生在敘述一個事件時可以運用修辭手法才給文章增添色彩,這樣就給自己的文章增加了許多虛化的意境,這樣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也可以讓自己的寫作水平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首要前提,寫作也是如此,當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他們才能創作出好的文章,所以讓孩子學好寫作之前是讓他們對于寫作有興趣,讓作文成為他們的必需品,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判斷語文水準和語文能力的主要標準,現在許多中學生寫作都有許多通病,例如寫作內容空洞無聊,文章層次單一,語言枯燥乏味,這些都充分暴露了當前語文教學的弊端,要讓初中語文寫作改變現狀,就必須對癥下藥,現在課堂上不再是單一的教師對著課本講,學生對著課本聽,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寫作元素,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活動,比如讓學生對對聯,組建語文小組,創作詩歌等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讓學生對于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這樣語文就可以一點一點地在積累中慢慢提高。
在學生對語文有興趣后,老師可以讓學生變成一個一個小團體,在課堂上每個小組互相評比,這樣的目的是可以讓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老師也可以兼顧到每個同學,發展其中的問題,并解決其中的問題,同時可以鼓勵每位同學上臺演講他們的作文,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也可以讓臺下的同學借鑒別的同學好的作品,這樣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性和積極性。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光靠老師在課堂上的教育是不夠的,在課堂外,學生的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學生拓寬課外閱讀的范圍,提高自己的視野,多讀名家的經典,在潛移默化中也能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中獲得生活啟發和寫作素材,增長了知道,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自覺性。
在課外閱讀后,學生需要通過讀與寫的結合,把自己所閱讀的書籍轉化為自己的寫作,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得到一定的鍛煉。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尋找寫作的樂趣,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初中生有許多的好奇心,他們對事物的求知欲就可以使他們寫作的基礎,他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老師就可以耐心教導他們,這樣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寫作素材,我們都知道,創作來源于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的素材就可以很好的作為寫作的素材,有了源頭活水,寫作自然也不是一件難事,我們只要有發現美的眼睛,善于觀察,善于積累,寫作也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語文教育中,情感是創作的前提,也是最徹底,最真實的寫作因素,一個人的文章有了情感后,他的文章才能打動人,在初中生的寫作中也一樣,當他們的作文富有情感后,整篇文章也會變得十分出彩,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情感教育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作之前尋找優秀的范文,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賦予的情感,這樣學生在寫作前就能夠有系統的想法,這樣創作出來的文章才不會空洞無感。在老師上課時,也可以把優秀的學生作文作為范文在全班面前演講,這樣就可以把學生文章的情感進行一個升華,如果說學生人生是一條白線,那么情感就是這張白紙上美麗的勾勒,當學生寫作擁有這些情感后,他們的感情他們的想法才可以更好的傾注到文章中去,才可以更好地打動讀者。
綜上所述,寫作是一個漫長且長期的過程,寫作要練好不能急于一時,想讓一篇文章賦予自己的想法,首先就得清楚自己內心的情感是怎樣的,這樣才會下筆如有神,一篇好的寫作也不能浮于表面,文章必須有自己內心想表達的問題,這樣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章,想要做到這幾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從初期就開始培養,讓他從小就有寫好文章的概念,在初中生寫好文章的路上,老師家長和自身需要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