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軍
(鄧州市城區第二初級中學,河南 鄧州 474100)
翻轉課堂理論被多次提及,其實所謂的翻轉課堂就是將課后學生需學習的知識,也在課內完成,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高效率的教與學,也是一種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象征。翻轉課堂理論出現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領會其中含義,以教育做出出發點,提高信息技術教與學的效率。
隨著翻轉課堂的深入開展,可以更好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在課堂中有難以理解的問題,視頻幫助學生進行再次學習,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視頻學習讓學生處于放松學習狀態,更能接受視頻內教師所講的內容,在輕松的學習氛圍內,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節奏,可以降低學生學習壓力,加快學生學習速度,根據視頻學習多遍,進行練習,便可更加準確的接受課堂內容,提高學習成績。
翻轉課堂最重要的就是加強了課堂師生互動,實現有效的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以互動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節約課堂學習時間。同時,互動交流過程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更能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并自行思考、發揮,真正實現學生能力的培養。
家長在教育中一項關心學生成績如何,但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實施翻轉課堂,家長關心的問題發生了轉變,家長更加關注教師究竟是如何幫助學生提升成績的,家長在與教師交流過程中,終于不只是關心學生成績,更多的開始關心孩子如何學習,是否在真正的學習等更多方面的話題。
初中時期正是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形成正確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初中生思維狀態會隨著外部環境而發生改變,主要是因為初中生思維并不穩固,所以學習過程中也會容易忽略重點。針對初中生思維模式,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擁有學習興趣,再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初中生在完全掌握知識后,會愈發對學生產生積極性,教師只需積極引導,讓學生作為課堂主人,讓學生感受到教育中被重視,從而更加努力學習,也會更加集中學習注意力。教師只需關注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的關注點,就可以確定自身教學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一定需教導學生不能沉迷于網絡世界,并帶領學生發掘信息技術給學習帶來的幫助,幫助學生正確認知信息技術。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不同點在于,翻轉課堂是要將課堂后布置的作業與學習放在課堂中講,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講述內容需要根據學習時間進行調整,教師需提前進行備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準確的讓學生清楚課堂重點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制定有效課后復習方向。同時,教師需合理組織課堂活動,利用互動交流過程,開展探究式課堂活動,讓學生更加快速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學會獨立探索新問題。教師需注意,開展課堂活動時必須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進行設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過程中,課堂教育除了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學習知識外,還需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教師需在進行教學前,就需進行充分的備課,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利用引導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能力,并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習過程中,需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信息技術,并讓學生學習如何正確運用信息化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盲目,無目標,而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自身問題,加以改正,并要總結經驗,提高自身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熟練掌握程度。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新時代的一種新型教育體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但是,并不能以此作為驕傲而止步不前,而是需要不斷的強化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升翻轉課堂教學能力,讓翻轉課堂可持續運用在教育中。為了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效率,學校需建立翻轉課堂評價機制,通過評價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進行優化的教學環節,并不斷總結,幫助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效率。評價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們的全力配合,學生作為翻轉課堂受益人也需要參加評價過程,提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自身學習的改變和不足。初中學生已經有了自身思維能力,并能根據自身思維能力對事物進行判斷,所以學生在評價過程中作為課堂主人,也需有發言權。學校在接受學生發言后,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如有可取性,需表揚提出的同學,增強學生榮譽感,讓其在后續學習中保持興趣。同時,評價還需調查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學習習慣等,進行綜合分析,提出需優化環節,讓優化更加科學合理。
翻轉課堂理論應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教師、家長、學生的認可,成為課堂教育中一種普遍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出現后,幫助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出現的弊端,大大提升了教師工作、學生學習效率。信息技術教學是為了讓學生適應時代發展,更加需要引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幫助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教師也需根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完善、豐富自身教學,幫助學生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