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現芳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5)
前言:當前,創新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重點關注的內容。因而,在高職院校之中,高等數學就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不僅是現代教育發展中重要決定,同時也是提升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卓越實踐。基于此,本文對高職院校中,高等數學教學之中融入創新思維教育,展開細致分析。
創新思維教育,顧名思義是指,對高職院校學生提出的,面向未來發展的一種具有前瞻性以及科學性的教育理念[1]。主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核心在于通過知識為導向,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總的來說,在創新思維教育中,思維產生創造力。從其內涵上追本溯源,思維創新是一種發明,在發明基礎上融入自身主觀看法,并將看法付諸于實踐,這是一個不斷學習與提升能力的過程。因此,思維會因為創新而得到延伸。總之,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之中,將創新思維教育有效融入到高等數學教學之中,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以實現高職院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創新思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方式上不斷進行優化與調整,增添更多的創新性與實效性[2]。通過采取一系列創造性思維活動、以及創新教育實踐活動,均取得不錯的成效。但是在這發展勢頭良好的背后,也不乏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其中,很多教學活動都只是在走形式,沒有達到預期設想。歸根究底,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職院校學生具備的創新思維教育觀念不足。
眾所周知,創新思維教育以教師為主體,而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也就是說,其實每一位學生可能本來就存在著良好的創新思維潛能,只不過得不到教師有效引導,釋放出創新思維潛能。因此,這就要求,在教育學生之前,教師應率先具備創新精神,在教學過程之中不斷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創作熱情。此外,教師還應注重自我提升,不斷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從而促進能力與教學水平提升。下面,教師應如何將創新思維教育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簡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首先,應豐富教學形式,轉變教學模式。針對傳統數學教學之中存在的弊端,盡可能的增加課堂教學開放性與自主性。在高職院校之中,高等數學是一門必修的學科,知識體系基礎性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交流之中對知識進行探討,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精神。此外,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其他同學以及教師互動交流,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效的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例如,在高等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前,引導學生對本節課要講授的知識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加深學生課前對知識點的印象,然后在進行實際講授,并在講授完之后,再讓學生們以小組學習的方式,總結本節課難點。如此一來,在小組互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們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與吸收,鍛煉自身創新思維能力。
其次,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學內容,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高等數學之中,各部分知識點看似關聯性不大,但是其內在卻關系緊密,環環相扣。因此,教師在教學之中,應抓住知識關聯性這一特點,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重點講解,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加深對重點知識點的記憶,將學習方法延伸到其他知識點的學習中讓學生們自己從中探尋規律,并有效解決,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學習導數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在下次上課講解定積分與不定積分時,可以先向學生介紹這兩個知識點的理論概念,然后引導學生運用上一次課講解的導數知識相關運算方法,對定積分與不定積分進行運算。這樣學生就會在探索之中發現,二者類似的地方。溫故而知新,在鞏固以往所學知識點的同時加深對新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第三,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善于提出各類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尤其高等數學這一學科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現階段發展雖然已經趨于完善,但其內部還存在著眾多未知領域,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們一起探索。這就需要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通過對問題探究,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進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函數中的馬克勞林公式,該公式定理是根據泰勒中值定理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因此,教師在向學生介紹這一知識點時,應引導學生先提出問題,然后再帶著問題去進行學習。而不是像傳統數學學習模式那樣,對于數學公式定理只會一味死記硬背。通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此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
綜上所述,本文在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之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進行探究。教師應豐富教學形式,轉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學內容,發揮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望此次本文研究的內容與結果,能夠為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提升帶來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