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佳 毛海亮
(1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學院,甘肅 通渭 743309)
“翻轉課堂”是現在高職院校流行的新型授課教學方式,主要以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直接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教師共同探討、分析數據結果,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
《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是一門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操作技能,該課程利用各種特殊儀器,對物質進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態分析等,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使用儀器品種多樣,操作步驟復雜,配制藥品品種多樣,單純的講述授課令學生感到抽象、枯燥、乏味,難以理解。
鑒于此,結合我院學生在《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將翻轉課堂模式引入該課程,利用超星爾雅網絡教育平臺,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情境等方面進行實踐改革,彰顯學生多元智能化的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提高該課程的課堂效率。
《儀器分析》課程主要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大部分,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以下幾部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紅外光譜分析法、 電化學分析法、氣相色譜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等。 知識體系相對獨立, 涉及的儀器設備眾多, 儀器的原理、操作各不相同。
該課程建設緊扣“以過程為導向”、“以任務為載體”的高職教育原則,以項目為主線,以任務引領知識,以實踐過程組織教學內容,旨在通過豐富實用的課程資源,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儀器分析技術,對相關物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該課程中無法達到理想教學狀態,主要分析原因如下。
1)班級人數較多,學生分組困難,實驗操作很難做到一對一的訓練,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僅有各別喜愛動手操作的學生參與實驗,其余學生形成圍觀者的姿態,不能很好掌握操作技能;
2)教學方法傳統單一,以教師講解為主導,對于復雜的儀器操作,教師講解時間較長,學生不能集中精力聆聽項目內容,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討論時間。
3)課前與課后,學生在預習和復習狀態中,形成沒有教師引導,便失去學習思路;沒有教師督促,便失去學習動力的松散懶慢的不良風氣。
4)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機融合,在實驗教學中,大型儀器多為精密儀器,價格昂貴,占地較大,購置數量有限,主要以教師演習為主,學生在觀看中由于實訓室的局限性,不能達到每個人都能細致觀察老師的操作步驟。
“翻轉課堂”的優點就是不受時間、環境的制約,隨時隨地學習,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或者手機APP觀看電子教案及PPT演示內容,提前預習本環節課程,在預習過程中,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疑問情況自行記錄,以便課中及時提問,這樣老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答疑解惑,不浪費課堂有限時間,同時也轉變了學生以往被動學習形式,達到勤學好問的目的。
本節以酸度計使用為例,根據該節實驗課程制定相關教學計劃,內容主要包括:對酸度計型號、電極的認識,酸度計的使用方法,酸度計操作規程以及酸度計測量數據結果分析。
根據酸度計的使用方法,制作15分鐘以內的教學微視頻,該視頻由講解本課程的任課老師全程錄制,視頻中包括授課內容,實驗方法,實驗原理以及具體的實驗操作,將原本45分鐘的課程精煉提取,讓乏味枯燥的授課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點掌握情況,任意時間,免費反復觀看視頻。
教師可以在信息平臺實行簽到功能對學生進行考勤,課前教師按照教學計劃向學生發布預習任務,并設置討論組,教師在自己的登錄界面,關注學生對學習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中歸納講評,指導學生在實驗中的正規操作。這樣的互動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活躍性,讓學生有種寓教于樂的感覺。
網絡教育平臺可自動監控學生訪問次數,查看學生日常作業,進行模擬考試,記錄學生觀看電子教案,微視頻課程時間,學生的答題次數,和在留言板發表問題討論情況,同時設立與本環節相關的知識問答,平臺根據學生的一系列學習情況,自動記錄活躍度,在首頁展現最佳學者排名,促使學生積極上進。
學生在網絡教育平臺不斷反復觀看課程微視頻的基礎上,熟悉掌握實驗操作步驟后,進入實驗室,根據自己對儀器使用的掌握情況,在實體儀器上完成項目訓練,如有忘記操作,可打開手機APP,隨時隨地學習,例如酸度計的使用,在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操作流程:
插上電源→打開酸度計開關→取開電極帽→蒸餾水清洗電極→按鍵調節pH檔位→按定位鍵,將電極棒放入pH=6.86的緩沖溶液中標定→蒸餾水清洗電極→按斜率鍵,根據被測物酸堿性,分別用pH=4.00或pH=9.18的標準緩沖溶液調試→將電擊棒放入待測水樣中→讀取數據
我院為方便學生自主實習訓練,實驗室全天開放,學生可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通過網絡教育平臺的具體步驟,在沒有任課教師陪伴的情況下,在實驗室自主進行實驗操作,反復進行實操聯系,達到熟練掌握技能的要求,期間,實驗員老師會負責全程安全管理,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技能。
基于“翻轉課堂”信息化教育模式,彌補了學生授課因環境、時間、人物等條件限制的缺陷,將《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的實體實操與信息化平臺有機融合在一起,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一方面加大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欲望,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也開拓了教師在教學設計創新的思路發展,提升了師生互動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