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蘭
(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文慧幼兒園,遼寧 盤錦 124000)
為了更全面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家園共育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家庭和學習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環境,想要實現家園共育,需要家庭和學校積極相互配合,以幼兒為主體,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塑造幼兒良好的身心健康。幼兒的教育在我國整個教育發展的重占主要作用,為了促進幼兒塑造健全的優秀品質,不管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家園共育的必要性,促使幼兒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家園共育就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對幼兒進行培養工作。在實際的操作中,很多幼兒園已經積極開展了家園共育的教學方式。比如,幼兒園舉辦“和家長共同制作蛋撻”的小活動,幼兒園提供場地和營養師來指點,幼兒跟家長一起合作完成蛋撻的制作過程,就是幼兒園跟家長的家園共育的模式。還有幼兒園在舉辦活動四會讓幾組家長跟幼兒進行游戲比賽,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親子協作能力等等,都是幼兒園跟家長的配合,也就是家園共育的一部分。
為了讓幼兒得到更好的全方位的培養,幼兒教育早已不是局限于幼兒園的教學內容那么簡單,家長在對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園共育是個新話題也是幼兒教育必然的趨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家長需要對育兒園的工作進行理解和配合,是家園共育的重要參與者,如果在幼兒園這個關鍵的成長時期能夠得到家長的全力支持,那么家園共育工作必然會非常順利的進行。對幼兒未來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好的提高。
在30多年前,美國的教育協會就有明確的指出了衡量早期教育的標準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家庭和幼兒園合作共育是全球幼兒教育的的發展趨勢。在幼兒教育中,家庭往往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幼兒園作為一個專業的教育機構,應該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和條件幫助幼兒實現全面發展,并且一定要重視跟幼兒家庭的關系,同樣對于家庭來說,想要幼兒能夠得到幼兒園更好的教育,必須能夠跟幼兒園做好配合工作。幼兒園和家庭就像是合作的戰友,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一起努力,共同完成幼兒的教育事業。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每個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幾乎所有的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到了幼兒園,幼兒邁向了離開家的第一個社會性質的場所,教育的任務由父母變成了老師,一方面幼兒自身不習慣這樣的轉變,另一方面家庭跟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有的家庭是習慣溺愛孩子,孩子到了學校短時間內不能適應,就可能會產生逆反的情緒,此時就需要幼兒園跟家長及時做好溝通跟合作,共同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使幼兒逐漸適應家庭和幼兒園的這種協作教育方式和環境,這就是家園共育的有效體現,有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家庭和幼兒園共同教育的背后,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全方位的發展,都是以育人為前提的,所以,在家庭和幼兒園共同輔導教育孩子能夠在過程中整合出全新的教學方式,因為家庭和幼兒園是兩個主體,思維和環境都不相同,兩種不同的教育體系結合很容易碰撞出新奇的教育模式,因此也是對教育資源的一種整合。對家長來說,幼兒園是孩字很重要的教育場所,能夠學到很多育兒知識,同時可以跟不同的家長分享經驗。老師跟家長可以通過溝通和交流互相探討幼兒在幼兒園和在家時的表現,及時發現問題,并且針對幼兒的具體情況加以分析考慮解決辦法。比如,可以定期舉辦家長見面會,根據幼兒在幼兒園內的各方面的表現情況,一起研究下一步的教學方案,并且家長和家長之間還可以交流孩子的情況,互相學習探討。
由于社會壓力大,一部分家長忙于工作對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有些疏忽,以至于幼兒園的親子活動都是爺爺奶奶來代替。并且很多家長認為送孩子到幼兒園,那么孩子的教育就完全是幼兒園的責任。幼兒園經過跟家長的有效溝通,并且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中,能夠讓家長更加重視和陪伴孩子的成長。另外,幼兒園可以組織課下的親子閱讀活動,要求家長每天晚上陪孩子一起閱讀,并且由家長記錄孩子的閱讀情況,這樣可以很好的鍛煉孩子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并且增加了親子陪伴時間,幼兒園舉辦這種形式的活動,正式家園共育的一種方式。不但對幼兒的各方面發展有所提高,對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了基礎,讓家長和幼兒園在對幼兒家園共育的目標上實現“共贏”。
結束語:面對當前社會對幼兒教育事業的廣泛關注,為了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家園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長要明確自身在幼兒教育中有很大責任,家長有義務跟幼兒園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幼兒的教育質量,讓幼兒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真正讓對幼兒的家園共育在整個幼兒教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和幼兒園應該明確二者在家園共育中重要的協作關系,共同擔負起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的責任,進而對幼兒教育事業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