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亞明 黃廣平
(西平縣人民文化館,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中國從歷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且各民族均有各自的婚禮風俗和特點。
以河南為代表的中原民間傳統婚俗甚為繁雜,繁文縟節很多,它是由封建婚嫁禮儀的“六禮”演變而來的。
常言說:“十里不同俗,一里改規矩”。東、西鄉的婚嫁禮俗也略有不同,但都大徑相庭,沒有太大的異變,大抵按如下程序進行:
1、說媒:也稱“提親”、“找老婆”、“提媒茬”、“找媳婦”、“ 逮鯉魚”,對女方而言也稱“找婆家”。2、換親:指兩家的女子和對方男子互換成親。3、轉親:指三家的女子互相過門,和對方的男子成親。4、打聽媒:經媒人介紹雙方情況之后,男、女雙方的老人都想證實一下媒人所說的是否如實。5、相家:經媒人介紹以后,也了解人品不錯,是否門當戶對,想親自去看看。6、小見面:通過男、女雙方互相了解,兩個人需要面對面進行初步了解勾通。7、大見面:是在“相家、小見面”以后,男、女雙方基本無意見之后,舉行的“訂親、訂婚”儀式。8、回門:也稱“認門”。是男、女見面訂親之后,女子要到男方家里去一趟。9、看好:是男、女雙方已到結婚的年齡,男方為娶媳婦而做的準備,也叫“商量好”。10、穩好:是在娶親前2—3日,男方請本門長輩或有威望能管事人去。11、叩喜:叩喜是男方的親朋得知×××要結婚,為賀婚送的禮金、禮物叫“叩喜”。12、添廂:是女方的親朋知道女方×××有好,而送的結婚禮金和禮物。13、過彩禮:男方按事前雙方商量好的事項,把備好的肉、煙酒、糖果在娶新娘的當天,送到女方家。14、過禮盒。15、喜果子:以面粉、鹽、油、酒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16、偷抓果子:是男方裝好禮盒以后,由新郎用雙手從背后把裝好的禮盒果子抓出來,讓裝盒子的受勞人吃。17、禮盒子的對聯:禮盒子裝好以后,為防人動,要貼上封聯。18、婚書:也叫“婚元”。是男女成婚配的證書,是男方迎娶新娘時必帶的禮物。19、婚書的寫法與格式:婚書有全帖和半貼之分,一般裁20—25cm寬,60cm長的紅紙折成六折為全貼,不足此長折成四折為半帖。20、鋪床:是男方在迎娶新人的前一晚上進行的,男方做的新被等物,要派專人鋪好。21、鋪床語:鋪床是為了新郎新娘睡好、吉利,但要達到的另一目的,鋪床人心里明白,為了讓新人多尋歡,不能只顧舒服睡覺,故意在床被下邊放雜物。22、大輩哥壓床:床鋪好后,就等次早娶親,忙人簡單休息,新人床允許同輩大哥躺睡。其本意是要操心看好家中備好的物品,巧言說是:躺躺新媳婦的床不腰痛。美其名曰:新里新表新棉花又暄又軟,舒服—不腰痛。23、迎親的對聯及喜字的運用,婚姻對聯大都寫雙方情投意合的鼓勵句,為喜聯。婚車或家中貼“囍”,是男方娶親之用;女方貼“禧”,一看便知是嫁女喜事。24、駕客:男方為了女方的安全,去兩位年輕美貌女子護駕新娘稱“駕客”。25、伴娘:即新娘的伙伴。是女方為了不使嫁女一路寂寞,隨同嫁女去男方的兩位侍奉客人。26、娶親定員:確定娶親時要去的人數。27、正客:是男方聘的總管。一切聽從“正客”的安排。28、賣號貼:也稱“賣吐漠”。此人是新郎平輩大哥擔任,他的任務是備足零錢或紅紙肖。29、帶紅子:就是娶親必須帶的一紅布條、紅紙、紅麻繩,因是紅事,必用紅物。30、娶親雞:無論娶親用轎、用車都必由男方用紅麻繩拴兩只雞,一公一母。待新娘上車以后,留娘家一只母雞,帶回一只公雞,意指吉利。31、壓車孩:在娶親定員的人中,有一名1—10歲的小男孩稱“壓車孩”。32、娶親與迎親:“娶親”是男方娶妻之稱,“迎親”是女方迎接之稱。33、暖身酒:人到客廳落座以后,女方備有酒菜,由司盤端獻,女方總管客氣地讓曰:張風可冷,一路受寒,菜微酒薄,用點暖身。34、發親:就是讓新娘上車轎,按男方婚書所定時辰出發,男方正客喚女方父母到客廳“事備不周,多多包涵”。35、冠抬:嫁女梳妝禮畢,在正堂房中放一椅,紅搭頭蓋頂端坐椅中,等吉時已到,家人發話發親,由男方的兩位平輩大哥把嫁女抬到車(轎)前稱“冠抬”。36、婚車不走回頭路:既來去不走一條路。37、婚車不出西門走:發親以后婚車前行,若在城鎮要繞道行駛,不直接出西門行走。38、沖犁鏵:婚車到家,新娘未下車之前,有人把事前燒紅的鐵犁鏵用物構,手持一瓢清水,繞婚車轉圈,邊繞邊用水澆犁鏵,發出哧哧聲響,閃光冒煙,人都躲開。39、轉席:駕女攙駕新娘面向貴神方向下車以后,不能直接步入家中,必須紅氈鋪地,蘆席置頂。40、天地桌:是新郎新娘結拜成婚的設置場面。41、拜天地:是敬告天地神新郎新娘成婚已成事實。42、打花臉:在新娘到家后或拜天地時,有晚輩或平輩小子給公婆打花臉。43、鬧洞房、吃喜糖:是眾人取樂新郎新娘,特別是夜晚,主家備有一桌酒菜,讓客來喝喜酒,鬧房之用。44、婚宴吃酒席:是慶賀婚禮,酬謝賓客的宴席,根據賓客多少而定。45、老懂:是指男方聘請的懂禮儀,有威望的操辦喜事的總指揮,代表主家行使一切執事權,所有執事人員都聽“老懂”安排行進有序。46、端樣盤:樣盤就是木制的托盤。上酒菜之用物。47、犒廚:是老懂在開席前代表主家向受勞的廚師說致謝話。48、奉盅:是婚宴開始的一個開場白。49、新人敬酒:兩個酒杯換成大高腳杯,用一條紅繩相互連接,老懂呼曰:“為謝貴賓賀意,新人特來敬酒”。順序從主坐開始。50、添樻:是嫁娶的第二天,新娘的弟弟、侄兒或其他親屬,再帶幾件新娘的新衣服到新郎家里,給新娘增添嫁妝,新郎家也是以貴賓相待。51、叫客:也稱“謝大賓”(即媒人)。是新娘出嫁的第三天后的雙數日子,新娘家派人去車到男方家把閨女叫回來,也稱“回門”。52、回家禮:是新娘叫回門以后,按照婆母定的日子回家,當然越早越好,表示尊重公婆的意愿守信。53、頭年媳婦半年家:是指新娘在母親身邊生活習慣了,一時離開常想念忘不下,就在婆家住的少,在娘家住的多,故有頭年媳婦半年家之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婚禮習俗已被新的婚禮形式所改變。目前,真正懂得和掌握傳統婚禮儀式程序的人已越來越少,目前我們挖掘和整理這一民間傳統禮俗,有助于我們研究中國歷史的發展脈路以及儒家傳統的思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