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苓
(河北省任丘市梁召學區南蘆張完小,河北 任丘 062550)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是實施數學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是學生獲取、鞏固、應用知識的一種手段,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在小學數學作業評價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清楚的認識到其中的不足之處,不斷的轉變評價觀念和方式,多種評價模式優化組合,全方位的去提高評價效率,提高教學效率。結合我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就小學數學作業評價談談幾點淺見: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課程改革的實施,我們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許多的轉變,可謂是欣欣向榮。但是,縱觀小學數學教學,我們的數學作業評價教學依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嚴重的制約著教學效率的提高,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和引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作業評價中,很多教師都是一直沿用傳統的評價模式,不少老師認為,作業評價就是批改作業,沒有把作業批改上升到作業評價的高度,客觀性、公正性有余,人文性嚴重不足。有的老師甚至連給學生評定一個等級和分數的功夫也省去了,只是簡單的打一個“√”或者“×”,或者寫一個“閱”字了事。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好學生的作業往往批改得十分仔細,而對一些所謂的后進生的作業,往往是不屑一顧。這樣的評價理念、評價方式,不但沒有發揮出作業評價應有的重要作用,還嚴重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信心,久而久之,學生漸漸的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做作業也都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作業失去意義,教學效率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
做作業和批改作業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交往形式,有效的作業評價,可以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等。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實施,在教學觀念發生轉變,教學方式不斷革新的同時,我們的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方式、策略、理念也應發生轉變,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認真學習課程改革指導的作業評價思想和方法,積極的轉變作業評價觀念,更新評價方式,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評價,充分發揮出教師評價的作用,促使學生不斷發展,進行有效的學習,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學生數學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因此,教師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應具有激勵導向作用,更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注重評價內容多維化,張揚孩子的個性;要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讓孩子多一份肯定。作業評價要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出發點,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有效的評價中樹立信心、獲得鼓勵、反思問題、謀求發展。這樣,科學合理的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充分發揮出作業評價的作用,發揮出教師的評價作用,我們的教學效率就會不斷提高。
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提倡的評價是以人為本的,在小學數學作業評價中,除了教師有效、科學的評價之外,我們還應采用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發揮作業評價的功用,提高教學效率。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其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任何學習環節都不應該缺少學生。傳統的作業評價方式過于死板,沒有學生的參與,得不到學生的認同,也只能是事倍功半。課程改革的今天,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評價,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需要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引導學生參與評價的途徑有許多,首先,引導學生自評:除了教師給予的評價外,學生還可對自己進行評價。要求學生做完作業后,自己檢查,學生的每次作業后,加上自評。其次,引導學生互評:互評就是讓同學之間相互評價對方的作業,找出其中的優缺點。學生在評價他人的同時,自身得到提高。最后,引導學生參與作業批改:讓學生參與作業批改,使學生在參與中學會方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變得自信。學生參與作業批改的方式可以是學生自己批改,也可以是學生互改。這樣,有效的批改、評價相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批改、評價中吸取別的同學解題的好方法,也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競爭意識。
2.讓家長協助評價。在以往的作業評價方式中,家長協助評價方式很少用到,隨著科技的發展,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途徑也不斷的在拓寬,因此,為了有效的幫助孩子學習,我們教師還可以及時和家長取得密切的聯系,架起一座學校與家庭的橋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督促、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對孩子的學習習慣等進行評價和互相反饋,促使學生不斷提高。
總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方式策略有許多許多,教學中,無論我們采用怎樣的評價方式,教師都應善待學生的“錯誤”,并不斷挖掘新的、適合學生學習的評價方式,不斷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與數學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