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婭芬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縣邊城鎮中心小學,湖南 湘西 416400)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點,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們的學習息息相關。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實施,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進行相應的創新改革。隨著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育也在不斷發展。在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中,有效的小學語文教育可以通過進行教育實踐和創新教育模式,使小學語文教育生動活潑,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在上課時,往往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意思,為了避免這一點,教師要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積極的用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的個性。本文就探究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在創新教育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影響了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迄今為止,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應試教育的理念貫穿于小學語文教育的全過程,是影響小學語文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在教育實踐中,傳統的教育思想都是以應試者考試為中心,在學生考試和入學考試過程中,考試結果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學生應試者應試能力的培養導致每個學生的側面都被忽視了。
當前小學的語文課教學,仍然是機械式灌輸式學習,學生還是被動的接收由老師教授的關于書本上的知識點,教學仍然是以理論為主要內容的傳統模式。學習的內容都是以老師和書本作為語文教學的標準。卻反相應的實踐教學,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不能主動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導致教學變得流于形式。
有一些老師因為教學能力不夠而無法完成改革的任務。所以在教學改革的任務之下,這些專業素養不足的教師不能推動改革的發展,反而拖后了改革的進展。所以要提高教師的待遇,以此來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改革的發展。
只有教師隊伍自身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才有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學校應加注重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重視引進和培養,培養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的高素質優秀教師。也就是說教師不僅擁有良好的美德還要能適應學科專業發展需求。這樣才能在教學中言傳身教,向學生們傳遞優秀的思想品德,重視實踐教育,在實踐中學習高尚的思想。從而能夠教學秩序的穩定,保證教學質量[1]。
當前小學的語文課教學,缺少相應的實踐教學,所以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不能主動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導致教學變得流于形式。如果我們想在課堂上實現創新教育,就需要老師們主動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并創造創新的教育思想[2]。小學教師必須意識到小學語文的教學,并不僅僅是對學生的智力能力開發,也是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進行啟蒙。教師必須首先創新教育觀念,積極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并引入創新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興趣對學生參與課堂的學習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明確在課堂上扮演主要角色的是學生,而非教師,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才能促進其文學素養的提升和感知情感能力的發展,創建課堂全新教育模式。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教學方法能促進語文語言文學知識和技能傳播、能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也促進了課堂的有效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對他們自身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首先在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應該將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理論的實例。其次在教學方法的改革過程中,要注重課堂的多樣化,分組學習、個人競賽等等多種形式課堂,這樣就避免講課的枯燥無味,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還可以設置一些師生互動的環節,讓學生也參與到其中來,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然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模擬教育情景,這樣學生便可以將理論日常生活經驗和理論知識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語文教育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老師在教學時要有足夠的耐心,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要營造與學生和諧的課堂氣氛,這就需要授課內容在課堂上更加有趣,使師生更加貼近,這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學,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3]。學生會更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例如端午節臨近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上,讓孩子們通過朗誦詩歌加深對家鄉的熱愛。還可以展示自己做的小龍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傳統文化及習俗。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資源的共享,現在的網絡的資源十分的豐富,而且實用性也很強。比如老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融入一些網上的視頻、圖片,能有效提高作文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網絡資料的查找,這樣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老師使用多媒體進行講課,減少板書時間,這樣即節約時間,又提高了學生們的視覺感受,更大程度上上提高了學習效率。
小學生的思維常常是異想天開,大多不受社會現實的約束,有許多奇妙的想法。教師應該把握小學生的特點,積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能夠不斷地認識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經典的詞匯或句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鄭淵潔的童話系列圖書、古典名著的少兒版等等,都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大部分的孩子生活在都市之中,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我們可以在初春時節一起踏青,孩子們通過認識植物,野餐,團體游戲等活動,還可以加深對班級的熱愛,以及對大自然的認識。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讓他們真正成為一個集體,有利于對孩子們進行素質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一線小學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對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進行革新,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對語文教育進行相應的創新。其實,基礎教育課程的主力軍還是位于教學一線的老師們。只有教師真正從課堂上進行改革,遵循課程改革的要求,這樣課程改革才不會只停留在那些改革的文件中,才可以真正的落到實處。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在上課時,往往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意思,為了避免這一點,教師要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積極發展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培養小學生的個性。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創新教育,先是對現狀進行分析,隨后指出了信息時代的小學創新教育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