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珍香
(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頭排初級中學,廣西 來賓 545700)
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中數學學科的學習本身可謂是系統性較強的工程,新知與舊知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說是一環扣一環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的應用需要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礎,不同的學生要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從宏觀的角度上看,分層、分步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必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實上,預習在學習的各個環節中起到重要作用。預習是對新知識提前了解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引導學生粗讀教材。瀏覽數學教材當中的內容,對于將要學習的知識點有初步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數。其次,細讀內容。在了解整體內容構成之后對一些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等內容進行反復閱讀,同時不斷思考,體會這些公式、定理等形成的過程。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疑問要在預習的過程中做好標記,然后將疑問帶到課堂,在聽課的過程中就會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去學習。再次,預習方式靈活多樣。預習的方法往往不局限于固定的時間,可以進行隨課預習,也可以進行單元預習。可以在課堂上小組之間進行預習,也可以在課后自主預習。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導學案或者是預習提綱做好預習工作,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
高效的課堂學習效率必然做好聽課、思考、記錄等三個方面。第一,聽課。眾所周知,聽課就是學生直接用感覺器官來獲得知識的過程。聽課時學習數學知識的起始環節,因此學生要格外注意。聽課要聽每節課的學習目標和要求,聽各個知識點的形成過程,聽懂整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在自主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還應該聽懂典型例題的解題方法以及教師給學生提供的學習數學的思路和方法。往往一堂課結束之后的課后小結是精華部分,學生必須要明確。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在授課過程中明確重難點,針對不同學生學習特點,實現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優點和不足,用心進行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聽課效率。第二,思考。思考要貫穿在聽課的始終,做到多思、勤思、深思,同時勇于質疑。在思考的過程進行聯想、歸納、總結。學生只有充分發揮思維的作用,才能全面地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而提升數學的學習效率。第三,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人們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記筆記并不是教師寫什么學生就記什么,而是要記錄知識要點、重點以及學生自身掌握不好的內容。記筆記要以聽課為基礎,邊聽邊記,最終將知識點內化。所記筆記有助于后期的復習和提升。
很多初中數學教師設置的作業形式都是書面作業,這種方式會從某種形式上束縛學生的數學思維。作業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設計生活化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和理解數學;設計調查性作業,讓學生在探究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設計自編性作業,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實現數學能力的發展;設計層次性的作業,讓每個學生在成功中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尤其是對于初三畢業學年的學生來說,面臨著沉重的學業和升學壓力,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信心至關重要。因此,作業設計要嚴格按照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學生發揮優勢,彌補不足。
筆者認為應培養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的能力,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引導學生做到看書、看筆記、看習題,然后回憶所學內容;學生應學會自主列出知識點和重難點,分析要點。在解題的過程中掌握各種題目的解題方法,發現和解決問題,最終總結出各種題型的解決方式并銘記在心。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提煉知識點的精華部分,幫助學生在自我總結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成績。
學生進入到全面復習階段,需要加強重視數學運算以及各種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提升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同時訓練解題過程的嚴謹性和規范化。在初三學年的復習課上,學生不能完全依賴教師,就算可以通過口算就知道解題結果也要親自動手計算,熟能生巧。對于全面復習中關于方程、三角形、圓、函數等相關知識點,要總結知識之間的聯系自己解題規律。同時,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數學思想的培養和提升,例如代數計算當中的配方法,換元法,數形結合等方法要全面深刻地掌握。在幾何知識復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熟練掌握證明題的幾種解題方法等等。另外,在進行專題復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緊跟教師的腳步,注重查缺補漏,根據自己的不足來重視專題復習階段。通過專題復習來明確解題思路和思考方法。對于一題多解的題目,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靈活運用,形成經驗。
總而言之,對于初三學年的數學學習來說,學生一定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否則無法取得優異的成績。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思考、總結而獲得。學生要注重預習、學會聽課、充分利用作業來提升學習效率,在總復習過程中注重對數學知識點與解題思路的概括和總結,查缺補漏。教師在學生學習方法掌握的過程中要加強引導和幫助,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