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鎣
(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學,江西 九江 332000)
前言:在目前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目標上不準備,而且在教學方法上也不去改革和創新,還是采用傳統的講解式教學,學生在其中不能將自身的理解和情感表達出來,逐漸地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不去主動學習,這樣學生的美術素養就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美術也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因此,高中美術教師需要改革教學策略,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在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讓學生變得積極主動,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興趣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教學設計或者引導,讓學生得到內在驅動興趣,從而主動進行學習的方式。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改善當前美術教學中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去學習美術知識,獲得圖像識讀和美術表現的能力,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態度、創新能力和文化理解,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興趣教學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小學的有效性。在應用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核心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從而使高中美術的教與學有效結合,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興趣教學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不能讓興趣教學法成為一種形式,得不到實際教學的落實。教師需要以興趣教學法為核心,對教學內容、教學氛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保證興趣激發的有效性和持續性。
高中美術教師在呈現美術教學內容時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多角度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知識的了解時,受到興趣的激發,從而主動理解和學習知識,并提高學生在美術鑒賞中的文化理解。在以往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在美術教學內容的呈現上都是以教材為基礎,很多教師不進行拓展,單獨進行知識的評價和講解,將固有的美術知識推到學生面前。而高中學生受到高考的壓力較大,這種機械刻板的呈現內容,學生肯定不愿意接受,所以在教學中學生也不主動,美術教學對于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無法實現,學生也沒有得到美術知識的積累。但是信息技術的運用,讓學生可以在動態中了解美術知識,學生愿意了解,而多角度的呈現,也可以讓學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文化,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使學生在觀看中建立了個性化的審美觀點,教學的效率隨之就會提升,學生在教學中也比較主動。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的過程,要注意與教學目標相合,可以從美術作品的作者、歷史背景等方向來推展介紹,保證學生獲取到知識的有效性。
高中美術教學中藝術情境的運用,是提高學生藝術素養,舒緩學生學習壓力,培養學生美術興趣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在美術介紹當中,適當的使用音樂,將音樂與美術結合,有助于學生與美術作品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美術教學中使用音樂需要教師擁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和教學水平,選取的音樂最好以純音樂為主,避免詞匯影響學生的理解,還需要與美術教學內容結合,保證兩者在主體情感上保持一致,使音樂的引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美術鑒賞。創建藝術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在不斷的教學中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驗,以提高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高中美術的教學中不是單純進行繪畫教學,更多的是帶領學生進行鑒賞,所以在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加強教學互動,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使學生在教學中得到興趣培養,參與到教學當中,感受到美術的藝術魅力。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交流,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在討論交流中,學生能得到美術知識,也使學生的美術思維得到了發展。教師還可以將小組的形式進行拓展,形成美術興趣小組,讓學生在業余時間可以進行個性化的美術學習,既可以緩解學生在文化知識學習上的壓力,也讓學生的美術興趣得到發展,挖掘學生美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論:總而言之,高中美術教學需要讓學生有效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在教學中就需要重視興趣教學法的應用,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合,運用信息技術,多角度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在課堂教學中適當使用音樂,與美術作品一起創建藝術情境,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興趣激發,同時采用小學合作教學加強教學互動,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提升美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