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略前
(江西省上饒市實驗中學,江西 上饒 334000)
當前物理課堂教學活動,存在問題:物理課堂教學的目標,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有“好高騖遠”之感。沒有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學生厭學情緒日趨增加;物理教師課前的準備不充分,“臨陣磨槍”的教師,課堂教學活動混亂,教學目標沒有當堂完成,“債務”越集越高;物理教師對實驗以講為主,更談不上課件的使用,學生以識記現象為主,積極性難以調動;物理教師為應付考試,一味地大量讓學生練題,單一性嚴重,沒有引導學生一題多解,變式練習,這種只重視結果,完全忽視學生過程的學習,讓學生在繁重的學業負擔中,度過學習生活。本文就這些現狀,提出了教學策略。
教師在進行教學安排的過程中,首先要按照教育標準,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水平等實際情況,深入發掘教材中的多種教學元素,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在課改的教學要求下,教學伊始階段,應讓學生先了解物理學的整體性特征,如教材中的聲、光、力、熱、電這些內容的編排,每一個知識板塊都作為獨立的章節存在,但又通過能量這一概念將每個章節連接為了一個整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發掘探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再者,把握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學生,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以及掌握情況是便于教師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的關鍵,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習慣性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審視教學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等等,鉆研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物理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八年級的物理教學為例,從“認識刻度尺”到“測量誤差”再到“建立信息檔案”和“平面鏡成像”,這一過程完整的體現了物理學習由科學探究的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數據收集——分析論證——評估反思的過程,這也是教材中由易到難的教學內容的體現,旨在教師要發揮自身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來逐步掌握物理知識。
考試制度決定了不同時期學科知識教學范圍的相對固定性,但從實際教學來看,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往往理論性更強,語言的專業性突出,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感到乏味。尤其是對于像物理這樣知識較為專業的學科來說,單純課本內容的學科更是讓學生興趣缺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將課本內容和物理學科課外內容相融合,從而豐富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一方面,從單純地知識輸出方面來看,我們要深入鉆研課本知識點,挖掘出教材中隱形的教學要求,做到對每個章節的教學內容、重點爛熟于心,進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信手 來,達到深入淺出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聽明白、理解清楚;另一方面,從教學表達來看,我們可以從語言方面增強授課的幽默性,讓專業性知識以例子、大白話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聽得有趣,進而從喜歡教師的授課方式逐步移情到喜歡物理這門學科。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課內課外的統一性。當前的物理學界研究成果不斷涌現,而物理學科設置的目的就通過知識教學培養未來物理學領域的人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針對考試重點講解部分內容,但沒必要僅僅針對課本知識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死磕”,可以通過網絡、報紙等了解物理學界的相關成果,并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思維上做到與時俱進的同時真切感受到物理學的魅力和實用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既然課堂是學生們接受知識的最主要場所,就要盡可能發揮課堂的作用。一個良好的課堂既要秩序井然,還要有活躍的氣氛,當然也要注重合作的融洽。
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需要老師進行及時的調控,需要老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過多的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那樣很容易使課堂氣氛變得壓抑沉悶,老師應當做到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現問題,老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看法,這樣老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弱點所在,從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高效的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另外,學習也需要交流合作,課堂上進行一定時間的小組討論,可以促使學生主動交流,組內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幾人意見相左,可以在討論結束后與老師再進行交流探究,在這樣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下,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熱烈的討論,可以刺激學生的思維活躍,挖掘自身的潛力,激發學習物理的動力。
學習一個章節的新知識后要及時進行復習鞏固,物理學科的復習方式之一就是多做練習題,通過多次的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日常的練習切忌過于艱澀,以免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可以從課后題開始,再選取一些較為基礎的題目進行練習,先將基礎知識鞏固好,再進行深層的探究。課上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隨機出一些趣味性的題目,結合社會的熱點,例如結合環保、能源、高科技等這些因素,既是將知識與社會結合,也可以體現物理的趣味性、實用性。
另外,復習方式分為“直線式”和“螺旋式”,因為初中物理中有許多要求記憶的公式,因此,使用“螺旋式”的復習方法更為有效,將新舊知識交叉復習,加深學生的記憶,將易混淆的公式放在一起進行復習,也有效減少學生的差錯。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結合教材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相機地進行教學模式的選擇,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真知,在知識獲取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