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偉
(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張會亭中學,河北 滄州 061200)
體育分層分類教學的理念可以從分層教學和分類教學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理論基礎與理解接受能力的差異性,制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相應訓練的教學方法。然后分類教學就比較容易理解,因為每個學生有不同興趣愛好,存在性別差異,所以分類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綜上所述,體育分層分類教學就是兩者教學的良性結合,以達到提高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在初中體育的教育標準中,每一個體育運動項目都有相應的標準,課程章程也規定了每個階段的明確目標,每個項目在學習方面都有詳細的要求,主要包括運動技能、運動參與、身心健康等。為了更好地實施分層分類的教學方法,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每個人的身心健康差異從而確定多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合理有效地完成任務。
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因為上課的同學能力有強有弱,基礎不一,所以教師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方法進行教學,而是應該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同學自身能力、身體狀況,提出不同的目標。比如在籃球課的教學實踐中,有的男生非常喜歡籃球,技術不錯,學習欲望也很強烈,這時教師就要制定“技能提高”的高層次目標,因為低層次的目標已經實現,這樣才符合學生的個體需要。而一些柔弱的小女生,可能因身體不支持,對籃球課沒有很強的欲望,所以教師就不能制定高層次的目標,選擇制定“技能體驗”目標,讓同學圍繞他們所接受的目標而努力,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鍛煉了身體,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
每個學生個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性,差異性一方面體現在先天遺傳因素上,另一方面則與學生成長所處的環境以及家庭教育和培養有關。這還是主要是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還有不同年齡段學生也存在興趣愛好差異,認知能力、個性也會有一定的差別,所以教師在實施分層分類教學時,應該全面分析學情,分析學生差異,合理規劃。
一些同學遺傳因素突顯,具有極強的運動天賦,無論在跑步,還是在排球、足球等運動中,都會表現出色。當然也會有一些同學在運動方面的天賦不明顯,這類學生在實施分層分類教學中要格外關注。比如在上排球課時,有的同學胳膊有力量,可以很輕松的把球打過排球網,但是有些同學胳膊沒有力氣,在排球項目上可能很吃力,缺乏一定的耐力。教師在實施分層分類教學時,一定要關注這些情況,盡量使每個同學都有所進步。在健美操課上,有的同學天生機體不協調,導致在跳健美操時不靈活,教師應盡量幫助這些同學,逐漸培養她們的機體協調能力。還有一些后天因素影響,比如有的同學比較懶,缺乏鍛煉,與經常鍛煉的同學存在力量上的差距。有的同學也可能對一些體育項目不感興趣,所以運動技能很差,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挖掘她們的興趣點,逐漸提高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那對于運動技能強的同學,則需要制定更高的運動目標,提高體育能力。
所以為了分層分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時一定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要考慮他們的運動基礎、興趣愛好、身體狀況、機體協調情況,只要把這些情況摸清楚,才能制定出更合理、更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學習計劃,這樣有利于符合學生們的心理需求,圍著各自的目標而努力。
在當下學校體育教學測試都會采用一樣的評價標準,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某項運動、學生是否對某項運動感興趣”這些因素沒有很好地考慮到。所以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分類教學方式,一定要建立分層評價機制。
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在衡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時可能會出現不公平的現象,比如在進行擲實心球的練習時,有的女生手臂可能沒有力氣,沒法拋遠,這時教師就不能采用一樣的評價標準,不能把她們與男生和有力氣的女生相比,因為同一樣的評價標準不但不會給予同學積極的鼓勵,也會挫傷她們的信心,久而久之同學們就會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所以在進行評價學生擲實心球的學習結果時,注意分層評價的體系,把體能基礎、體育水平相近的同學對比,反對力量對比懸殊的個體進行比較,在提高他們積極性的同時也不會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信心。還有一點就是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實情,制定較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切記出現“追趕其他同學”的學習氛圍,引導同學們在自己身體允許的范圍內提高體育能力,達到自己的發展目標,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前后的體育水平作出合理的評價。
現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在這一方面并沒有建立分層評價機制,沒有形成系統的分層評價體系,所以為了發揮分層分類教學的作用,必須建立一個具有層次性的評價體系,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置多層次的評價指標,在不打擊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完善自己。
實施分層分類教學,除了考慮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指標,針對性指導也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因為實施分層分類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學生,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強健體魄,所以面對一些體質弱、興趣不高、機體不協調的同學時,教師應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初中體育課程的目的旨在促進每一位同學的全面發展,所以體育教學中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差異、興趣愛好和身體情況,制定明確靈活的分層目標,建立起多層次的評價體系,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受益,更好的實施分層分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