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輝
(梧州廣播電視臺,廣西 梧州 543002)
電視臺編輯所創作節目內容的直接觀看者是人民大眾,電視是觀眾關注社會信息、文化、時事、社會動態、政策變化最為直接的視覺手段之一。電視節目內容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外界的現狀判斷。而電視臺編輯的素質決定了電視節目、新聞報道的質量,對其節目的真實性、可靠性、準確性有直接的影響[1]。其個人素質也間接的對社會言論環境、新聞環境及社會道德環境有著潛在的引導。所以,提高電視臺編輯的素質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電視臺編輯首先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社會思想觀念,并將思想觀念融入到工作當中去,并且要做到所做節目或新聞內容不主觀,一個人的主觀判斷終究是有著個人的情緒和思想觀念,將個人意見放到新聞節目中去不能代表其大眾的想法和看法。電視臺編輯需要將群眾的心聲通過電視反映出來,而不能夠摻雜個人的主觀意愿。所以電視臺編輯應該具有先進的工作理念。
電視太編輯還需要具備非常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電視節目不同于其他的文字創作,要具備真實性的同時還要兼顧藝術性[2]。
所謂“口誅筆伐”,“眾口如刀”,社會輿論擁有極大的力量。電視臺編輯的筆直接牽系著社會大眾心理的風向標。稍有偏差,都會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诖它c,必須要求電視臺編輯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端正的職業道德。時刻注意新聞報道的質量和電視節目內容的真實可靠,所有新聞內容和節目內容均要以真實準確為出發點,以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基礎,將民眾的聲音和社會的動態準確的向大家反映。
只有真正的深入人們的生活才能做出真實的電視節目。新聞報道和電視節目都是源自于人們的生活。只有真正的生活才是真實、可靠的編輯素材,為促進人民群眾的交流提供溝通的平臺。電視臺編輯要對社會現象做出真實、客觀的反應。所以要時刻注意端正自身的態度,不偏不倚,才能做出真實的報道。所以電視臺編輯要對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保持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有效交流,積累素材。層層分析社會現狀,剖析出其本質,將真實的生活展現在大家面前[3]。
電視節目與其他文藝類文學有著根本的區別,文學可以進行創作,在符合邏輯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創造,甚至可以進行憑空想象,擁有無限的創作空間。但電視節目和新聞報道不同,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適當進行不夸張的藝術表達。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新聞報道上并不適用。同時,人們的道德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適當的加強新聞報道的藝術性是引起觀眾注意的有效方式,在具備真實性的同時還要有藝術性是一檔優秀電視節目的基本要素。
電視編輯在具備以上素質的同時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對自身語言文字進行積累豐富。只有清晰的表達才能將電視內容逐一的對觀眾進行呈現。另外電視臺編輯還要時刻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只有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價值觀,才能對電視內容做到真實的還原,才不會被一些心存不良想法的人利用。如今信息時代的來臨也帶給了廣大民眾自由發表言論的空間,這也給一些心存不軌的人帶來了機會:提供虛假信息、造謠、搞個別針對,甚至漫天的詆毀和負面情緒。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影響[4]。這時電視臺編輯就要做到準確有效的辨別真偽,不為虛假言論所動,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堅持做到真實的報道。
在對電視臺編輯的素質提升過程中要注意對其個人不同水平的“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在對電視臺編輯進行培養時要注意按照其個人能力、工作習慣、文化水平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重點培養。
對電視臺編輯的的素質提升要注意貼合實際,不能是走形式,要將素質培養落到實處,如果僅僅對電視臺編輯進行政策宣導和理論傳達,而不進行實踐培養,那便成了走過場,無法起到提升其素質的作用[5]。電視臺編輯要在不斷的實際工作中找尋新思路,探尋新方法,將新聞工作者的務實精神發揮到極限。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科技不斷的進步,生活也在不斷的變化。在新時期、新環境下,電視臺編輯工作者要時刻注意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保持正確的職業道德素質,將提高電視節目質量和真實的新聞報道作為工作核心,為人們做出更加優秀的電視節目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