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潔
(河北省淶源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河北 淶源 074300)
事業單位作為我國重要的城市發展以及運營管理機構,其本身的檔案管理對于社會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借助于良好的事業單位檔案體制與模式的構建,積極提升現有的自身人力資源管理效率,改善現有的自身人力成本,提高實際企業運營效率。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使檔案工作的任務、工作環境、服務對象、管理方式都發生著變化,現代技術也廣泛應用到檔案工作中。因此,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檔案管理隊伍,是強化檔案管理的關鍵。
人才是檔案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最大的優勢,要實現檔案事業協調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把檔案人才資源建設放在首位。
引進有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專業技能的人才充實檔案隊伍。
環境好,則人才聚。努力營造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事業,幫助人才干事業的環境,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檔案是知識性、專業性、連續性很強的工作,檔案干部的不穩定,直接影響到檔案工作的連續性。因此必須做好檔案干部的穩定工作,從維護檔案工作的長遠利益出發,切實解決他們工作中、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安心本職工作,熱愛本職工作,創新本職工作,促進檔案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
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檔案工作發生了顯著變化,檔案工作的領域拓寬了,檔案服務的范圍擴大了,檔案工作的手段更現代化了,這就對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檔案管理人員應認真學習檔案工作的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檔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遵守檔案利用工作紀律,按照黨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檔案的開發、開放、公布與利用。
隨著檔案工作科技含量的提升,需要有綜合協調能力、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檔案人員應具有較高相應的專業知識,不僅掌握檔案理論知識(如歸檔程序、編目、檢索、利用等),還要熟悉與檔案工作相關的文化、理論與科學技術(如:文史知識、社會學、情報學、統計學等學科),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第一,要有開拓創新精神。檔案人員不但具有繼續傳統檔案工作理論的觀念,還要有研究探討檔案工作理論的觀念,研究探索檔案工作發展中出現新情況的意識,善于發現檔案工作的新規律、新方法,及時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創新檔案機制,促進檔案發展。
第二,要有市場意識。首先要有質量意識、效益意識。根據信息市場的需求,優化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開發利用價值高的檔案信息,及時推向市場,發揮其積極作用。
第三,要有現代化意識。當前市場經濟追求信息的快速傳遞,發揮時效是信息價值的重要措施。這就要求擋案人員努力學習,掌握現代化設備的實踐技術。
檔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是實現檔案管理的保證。建立和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是做好檔案工作的基礎。
制度本身就是一種規范。要根據檔案工作的實際,制定文件形成、收集、整理、運轉、編目、立卷、檢索、安全保管等一系列基礎性工作的規章制度,統一標準規范整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嚴格執行,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真正實現檔案管理各環節的標準化、規范化。實踐中還要逐步完善,使檔案管理更具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
實現檔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的根本目標,就是要實現檔案保管利用價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檢索利用便捷化。嚴格把握文件立卷歸檔的實效性,對完成現行文件任務的文件材料,才能立卷或歸檔,未完成的則不可以;進行合理的立卷分工,明確歸檔的重點,首先要區分文件與資料,特別要注意區分相似之處的文件資料,減少檔案管理中的重復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檔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把住卷宗的入口關,不該歸檔的不混入,應歸檔的不散失,在立卷過程中,同類并具有內在聯系的文件材料組在同一卷內,保持同一問題的完整性,使其反映同一問題全過程,這樣,即提高了檔案利用價值,又使立卷歸檔后所形成的檔案既完整,又不龐雜;同時還要做好案卷的裝訂工作,以有利于檔案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檔案由公文轉化而來,公文制發得如何,不但決定公文本身的質量,也影響檔案的質量,決定了檔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的質量問題。如:公文用紙的質量、規格,排版形式;公文的簽發手續、審批權限是否合格;公文的標題、主送和抄送單位是否準確、有無日期;字跡是否牢固清晰,不使用褪色的筆種、墨水,以有利于日后長久保管利用;不濫用簡稱和使用不規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標準化、現代化檢索手段的實施應用等問題。
因此,在公文制發中,必須要解決好規范化、標準化的問題,以提高檔案實體質量,為檔案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