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合肥市新站區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安徽 合肥 230001)
2016年4月,國家宗教事務局制定印發了《國家宗教事務局關于在宗教界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的意見》,對在宗教界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進行部署,值此為中國宗教發展指明新方向,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以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倡導為基本內容: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4字內容是黨在新形勢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面對多種思想觀念的沖擊,黨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戰略性任務。確保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確立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馬克思主義堅定信念,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作為一項靈魂工程,有效引導人民群眾的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在特定歷史階段出現的文化現象。是古代人類對宇宙未知的敬畏與崇拜,將自身的渴望與追求寄托于現實世界之外的超自然神秘力量或實體,并引申出信仰認知與儀式祭拜活動,從而形成了宗教。
宗教可分為原始宗教如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國民宗教如中國的儒教、道教,以色列的猶太教;世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
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宗教對廣袤宇宙的探索、對民眾的道德訓誡與心靈慰藉都起到積極的作用,甚至在相當長的歷史時間內,宗教對政治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導向,與宗教信仰既存在一定聯系又有本質性區別,厘清概念與形式對于在宗教界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的契合點
1.思想文化角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都是信仰的形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是不同時期不同人群對不同社會意識形態的認同與信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都屬于社會意識領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對當今中國政治、社會、公民現狀的理解和認知,提出的要求與規范;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文化現象,屬于社會特殊意識形態,是特定歷史時期內,對人們價值觀、道德觀的規定和約束。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是對不同的社會意識領域的信仰。
2.發展淵源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都具備社會和歷史根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政治前提、文化條件和物質基礎,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對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凝練與提升。宗教同樣有著漫長的發展歷史,同時當時特定的社會環境相關聯,如中國道教基于中國古代的鬼神崇拜,以黃、老道家思想為根據,承襲了戰國時期的神仙方術而形成,至今仍然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
3.社會作用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都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促進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毋庸置疑,是黨在精神層面對國家、社會、個人的倡導,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宗教作為信仰,在人們遇到困難時,作為一種寄托,能起到一定的精神慰藉作用。同時宗教中的社會整合、控制、交往功能也是宗教中較為積極的一面,尤其宗教在道德方面的某些要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道德層面要求一致。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宗教的區別
1.有神論與無神論的本質區別。從哲學范疇來說,宗教屬于神學唯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無神論的唯物主義,這是宗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區別。宗教強調通過“祈求神祗”尋求庇護與慰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人類尤其是共產黨員在改造世界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2.信仰的低級形式與高級形式的區別。作為信仰,宗教是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人們對自然界和神的依附,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建設內容的共產主義信仰是社會主義社會對人自身實踐能力和主觀能動性的肯定。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不斷提升,宗教終將無法適應現代社會而被淘汰。
3.宗教中的消極因素。宗教中對道德的訓誡和人們心理的慰藉是其積極的部分,但宗教存在消極和保守的部分如引導人類盲目信命、逃避現實、消極處世,甚至遇到現實問題通過“祈禱”的方式“依靠神的力量”解決,這種方式是愚昧的,會導致人們思想偏離社會主流價值觀,阻礙社會發展與變革,甚至會被政治敵對勢力利用引發宗教戰爭。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為我國建設和發展提供進步的價值導向,指明方向。
由此可見,宗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互滲透、相互牽引卻又存在本質區別的兩種意識形態。宗教的發展需要在我黨的正確領導和指引下,才能趨利避害,健康發展。
在宗教界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用中華文化浸潤我國各宗教,支持宗教界對宗教思想、教規教義進行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闡釋……”,這為我們在宗教界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方向,對此,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在宗教界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活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在宗教界開展愛國主義活動,是積極引導宗教界人士樹立正確的家國觀、民族觀,增強對祖國、民族、中國共產黨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是引導宗教人士牢固樹立國法觀念,擺正國法與教規的位置,分清主次,自覺在法律范圍內開展宗教活動,積極為法治建設建言獻策。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與法治宣傳教育活動要充分利用重大歷史事件、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形式,積極生動的傳播愛國主義精神。
(二)在宗教界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動、和諧理念教育活動。在宗教界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動,正確、科學詮釋教義,與時俱進,突出個人層面的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與宗教相對應的教義結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和諧理念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宗教人士樹立要在國家和黨領導下,使宗教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的積極因素,鼓勵宗教界人士為積極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教育作用,發揮日常實踐的養成作用。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推進宗教建設,利用現有的宗教平臺與載體將愛國、法治、德治、和諧等基本觀念與教規教義相結合,深入挖掘宗教教義中仁愛、慈善、誠信、道德的思想,弘揚宗教中優秀文化與思想。同時利用宗教的各種活動載體,在日常實踐活動中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法治觀念,提高道德修養,追求和諧發展觀念。
(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下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下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如民族英雄、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等,通過其先進事例與模范行為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了典范。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導宗教界人士樹立榜樣,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為善意之舉、有益之事,真正將教義落實到言行中,與典型模范共同弘揚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