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
(惠民縣檔案館,山東 惠民 251700)
前言: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檔案工作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程中發揮應有作用,是新時期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
“規范管理,制度先行。”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的《村級檔案管理辦法》(國家檔案局第12號令)中明確:“縣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據《村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的規定,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村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縣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還應厘清縣、鄉、村3級的歸檔工作責任,定期組織村級檔案整理,指導檔案員盡快掌握基本檔案管理知識和業務技能,讓檔案更好地為發展農村經濟服務。
當下,為整合資產和資源,解決村多、村小、村弱等問題,一些地區率先調整了行政村規模。以山東省惠民縣為例,全縣1118個行政村整建制調整合并為109個農村社區。發展戰略布局優化了,但并村后的村級檔案管理水平卻普遍下降。惠民縣向鄉鎮、社區發放《關于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檔案資源體系建設調研問卷》,對村級檔案室的基礎業務、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員配備情況一一掌握。
檔案管理水平良莠不齊,工作如何開展?首先要選擇村級檔案設施完善的社區作為美麗鄉村檔案規范化建設試點單位,縣、鎮、社區聯動提升村級檔案管理水平。其次要以點帶面輻射到全縣,逐一建立跨越行政村到社區發展歷程、歷史文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道德文明風尚等寶貴資源的,涉及文書、基建項目、設施設備、會計、音像、實物等多種類別的村級檔案資源體系。
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首先要抓重點難點。比如在精準扶貧檔案、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檔案、社區“兩委”換屆檔案等重點領域,主動與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扶貧辦等部門對接,形成“各負其責、各方參與,相互配合、上下聯動,規范、資源共享”的涉農重大活動檔案工作機制。
縣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提高檔案服務工作的靈敏度,采取多種方式提前介入,如上門登記、網上登記、集中指導、信息交流等,指導涉農重大活動、項目,指導和監督相關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確保檔案齊全完整,為推動鄉村振興儲備能量。
加大對土地承包流轉、林權改革、脫貧攻堅、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招商引資、企業產權變動等反映農村經濟發展特色檔案征集力度,在豐富縣級檔案館館藏的同時,全面記錄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業農村新風貌。
“服務是檔案工作的生命線”,服務則要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村級檔案中土地承包合同、協議書、戶籍等原始資料,是解決村民權屬糾紛、界址糾紛、土地征用、政策落實等問題最有說服力的依據和憑證。讓村級檔案為村所留,更為村所用,社區綜合檔案室必須要滿足整理規范、門類齊全、保管安全、查閱方便的基本要求。
對于暫不滿足保管查閱條件的社區,縣級檔案館要科學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和服務設施,加快涉農檔案和民生檔案信息化建設,統一匯總編制全縣村級檔案查詢指南,形成縣級館統一協調管理模式,推動縣域檔案資源跨館利用,就近出證。探索集檔案、政府公開信息、圖書、資料、科技信息為一體的新型農村檔案信息服務模式,將檔案信息服務利用、政府公開信息查詢向農村延伸。
充分發揮檔案的社會教育功能,圍繞重大紀念活動和社會熱點,把展覽送到鄉鎮、社區,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將檔案信息資源鏈接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主動參與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服務新型農民培育和文明鄉風建設。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縣級檔案館要不斷探索面向農村基層的檔案文化建設模式,以檔案服務農村文化繁榮興盛。通過在試點社區啟動“檔案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活動,征集各式勞動用具、生活用具等農耕文化實物檔案,將反映村莊風土人情的一批文字、圖片、聲像建檔。
開展“尋訪鄉村記憶”活動,通過進村排查、走訪調查等方式,對老黨員、涉農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村農業創業者、鄉土人才和民間技藝傳承人的故事進行實地拍攝、搶救挖掘、資料整合、編輯出版。既構筑了農村文化自信,又將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凝聚起來,利用起來。
沉淀檔案中的歷史記憶,深入挖掘農業農村檔案資源的現實、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在特色社區打造檔案教育示范基地,全方位、多頻道、立體式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食糧,為鄉村旅游提升文化內涵。
“鄉村振興的動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縣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緊緊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提高農業整體競爭力上這幾個關鍵因素,指導農業轉型發展的樣板社區、樣板企業建立專題檔案,為現在農業轉型升級打造參考模板。
根據不同村區位條件、資源構成、產業發展以及農民就業、文化旅游等實際,加強對涉農檔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綜合加工、深度開發,提煉深層次、高質量的檔案信息產品,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針對優質農產品建立生產、質量安全和名優特產檔案;針對農民合作社、農產品流通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建立農產品良種選育、農產品儲運加工、病蟲害防治、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等檔案工作,切實發揮檔案在現代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服務功能。
“鄉村興則國家興”。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各級檔案部門肩負“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歷史使命,必須堅決服務“三農”工作。檔案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路漫漫其修遠兮”,檔案工作者應探索不斷,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