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越
(重慶市西南大學, 重慶 400715)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的逐漸普及,數字科技也廣泛地被應用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中。與此同時,新媒體時代也隨之到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出現,新聞的傳播形式也逐漸由傳統的印刷和電視媒體轉變為更加新型且多元化的形式。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當下,媒體要想成功吸引讀者的目光,就必須采用符合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形式。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技術也在不斷地創新。新聞的傳播形式也由平面新聞向數字化新聞轉變、據調查顯示,自二十一世紀以來,讀者對報紙的瀏覽量在逐年遞減,而網絡和電視等數字媒體的使用量卻在不斷上升。與傳統的平面媒體相比,數字化的新聞瀏覽起來更加的方便,且新聞的更新速度也大大加快。除此之外,讀者還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其他讀者進行在線討論和交流。
所謂“動新聞”就是在文字和圖片的基礎上,向新聞中加入一些視頻或音頻來給讀者提供一種與眾不同的閱讀感受。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動態新聞屬于整合性的媒體,即集多種形式的媒體于一體。動新聞的出現也飽受爭議。部分政府認為動新聞很可能會對讀者帶來二度傷害,并要求媒體在使用動新聞的形式報道時,要對暴力、性侵等敏感內容加以標識,以防止未成年人閱讀。而一些國外的學者認為,政府不應該對其約束過多,媒體應自行把關所報道的新聞尺度。雖然動新聞的出現飽受爭議,但隨著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動新聞會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未來一定會得到傳媒受眾的廣泛認同。動新聞一旦得到普遍認同,其發展空間將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影響和改變以后新聞媒體的發展方向。
在眾多的新媒體中,微博和微信在新聞的傳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幾乎所有的公眾人物、公司、機構和政府都有屬于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并且他們在微博和微信上會及時發布自己的動態信息。其他一些媒體在報道新聞時很多都是通過截取微博和微信截圖來進行報道的。微信和微博之所以在新媒體的新聞傳播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為其可以通過手機來發布和瀏覽新聞,給新聞工作者和讀者都帶來了較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是因為其更加的平民化,所有人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賬號來發布和轉發各種信息;還有就是微博可以將所有的時事熱點很清楚地展現在讀者的視野中,并且熱點會二十四小時不斷更新,有利于讀者時刻關注社會的熱點信息。
于傳統媒體下新聞的傳播形式相比,新媒體下的新聞傳播形式具有著其特的優勢和特點。首先,其新聞傳播的信息量巨大,這是傳統媒體所不可比擬的。而且媒體可以隨時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信息,將最準確的信息傳遞給讀者。其次,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速度十分迅速。讀者可以隨時在線轉載,其傳播速度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是成百倍甚至是上千倍的。
上文已經提到過,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每個讀者在瀏覽完新聞之后可以在線發表自己的看法。因為新聞的編輯工作只是通過幾個人甚至是一個人來完成的,所以,新聞中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都只代表了參與者的態度。讀者瀏覽完之后,不僅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還可以瀏覽其他讀者的評論。有了讀者的評論和看法,整篇新聞就更加的全面和具有代表性。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其改變了當代受眾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短視頻成為了新聞傳播和報道的新途徑和新亮點,其雖然時間較短,但卻具有畫面動態、傳播及時等特點,得到受眾的高度認可。當前,很多媒體都逐漸在自己的客戶端和網站中推出新聞短視頻模塊,隨著微視、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發展,新聞短視頻必將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方式。
首先,新聞編輯人員需要分析和評估新聞的價值量,這對編輯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編輯人員要想具備以上素質和能力,就必須從國家的方針政策、經濟文化、法律法規和生活等各個方面來學習和培養。其次,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編輯人員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編輯能力之外,還要具有更高層次的排版和作圖能力以滿足讀者對視覺效果的需求。最后,還要求編輯人員具有創新和質疑的意識。創新要求編輯人員編輯出內容和格式新穎的新聞來吸引讀者的興趣,而質疑意識要求編輯人員可以準確找出新聞中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解決,以提高新聞的質量。因此,在新媒體如此發達的當下,應當加強對編輯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培養,使新聞傳播行業能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和進步。
總而言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技術也在不斷地創新。傳播形式的變化也在不停的趨于現代化和智能化,同時一些新型傳播平臺的出現也改變了當前傳播形式,越來越滿足讀者的需求。同時,媒體傳播的變化也決定了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點,互動性越來越強,對編輯人員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不過,相信只要緊隨時代潮流,新媒體工作者以滿足讀者需要為宗旨,加強專業能力和素質培養,新聞傳播行業有望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