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蘇家橋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6261)
關鍵字: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芻議
多媒體信息技術以生動、形象、直觀等特點,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性,由于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而備受一線教師的推寵。下面,筆者結合在張家口市橋西區蘇家橋小學不斷實踐積累的經驗,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策略談幾點心得。
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一種無效的學習,更談不到高效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就是最有效果的教學方法。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幅含義深刻的課題圖,就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例如筆者在教學《傲霜篇》一課時,為了把“黃葉飄零”和“菊花凌寒怒放”的場景變的鮮活生動,在課前我就利用動畫軟件精心地制作了落葉和菊花的動感圖片。授課時我采用的導語是:“今天我們就去欣賞一下風霜中的菊花是怎樣的,而其它花草在寒冷的季節又是什么樣子的。”隨即播放了制作的動畫。逼真的畫面和動感效應,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我揭示課題使學生感受到菊花不畏嚴寒,體會菊花剛毅的品質。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高效而富有生機。
農村學生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相對城市孩子存在差異,表現在語文學習中尤為突出。比如有些課文和句子,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利用多媒體來演示,就可以把課文內容變為直觀、形象的畫面,讓學生一目了然、全盤掌控。例如《傲霜篇》一課的最后一段,作者用“我愛……我愛……我愛……我更愛……”這樣的句式表達了對菊花那不畏強暴,傲霜斗雪的品質的贊美之情。教參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是“模仿課文中的句式,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通過學習文章最后一段話,理解文章的中心”。這是本文的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是“灌輸”和“填鴨”了之。于是,我利用多媒體給同學們展示了農村最熟悉的幾幅盛開向日葵的圖片作為參照。這樣,同學們眼前有了東西,思維一下子被打開了,紛紛通過仿寫句子來表達對向日葵的贊美之情。最后,我讓學生們討論通過這幾個“我愛”句式,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就加強了學生們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對句子的理解也就更加的深刻。
小學語文新課標強調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而新時代背景下的學生往往更討厭那種傳統刻板的說教式教育,厭煩教師們的嚴肅面孔。要真正使“三維目標”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之中,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應用科學的教學手段來實現。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以它無可比擬的逼真影像、動感音效而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有聲有色,充滿了詩情畫意而備受學生青睞。例如《沁園春·雪》一課的教學,筆者在課前就制作了課件,大屏幕中就立體地再現了那滿天飛舞的白雪,萬里長城的雄偉氣勢,偉人毛澤東登高遠眺的高大形象,無不令人動情,學生們自然就對詩詞中體現出來的恢宏氣勢的已經有了直觀的印象,也對詩作者所反映出來的思想意境有了最為深刻的理解。再如我在教學高爾基的《海燕》一課時,在新課導入的開始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幅“海燕在烏云翻滾、雷電閃動的天空中搏擊”的課題圖,那如臨其境場面的真實再現,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良好的效果。
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引導他們去博覽群書,深化課內知識。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例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的教學,這篇課文是講一個村莊的人們貪圖眼前的利益,濫砍亂伐,破壞了環境,最后小村莊被洪水淹沒了。其教育思想主要是教育學生應該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我們面對的對象畢竟是農村小學生,他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義還相對知之甚少。于是,我課前通過網絡搜集了生態環境被破壞之后所引起的嚴重后果的一系列圖片,引起了學生深深的震撼。我隨即一語點破:“破壞環境只會給我們帶來災害,我們應該要從小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從小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理念,同時還要勇敢地同破壞環境的人或事進行斗爭。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我還讓學生自主搜集一些我國的森林破壞情況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有關資料,提出“工業環境污染”“溫室氣體”“洪澇災害”等現實問題的主要原因,并設計了一系列的保護環境公益廣告。
語文學習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我們培養學生從聽到說,從閱讀、理解課文到運用和寫作,正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可以帶動學生從身臨其境的感知,領會中過渡到圖畫的解說,由對課文的理解過渡到學生自己的口、筆頭作文訓練,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心的情愫,產生了寫作的欲望。例如《展開想象,拓寬思路》作文課的教學,筆者首先借助了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希望工程”、“環境污染”、“世界核大戰”等富有時代氣息的三維圖畫,把當今影響世界的幾大話題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引導學生以《我是世界和平衛士》為題進行寫作。這樣就使原本枯燥無味的作文課因而充滿趣味。學生根據教師展示圖畫,展開想象,使作文課更富想象,最終實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先進科技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仍處于探索階段的今天,教師只有把握住教育的時代脈搏,有機結合語文教學的特征,勇于進取,善于探索,揚利除弊,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應用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