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龍
(貴州省開陽縣楠木渡鎮谷陽小學,貴州 貴陽 550307)
對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教師一般會運用相關簡易的形象教學,一些對話方式來施教,以促進學生有趣的體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是,大多學生表示英語是難學的學科,畢竟英語與母語截然不同,學習中會遇到諸多阻力,其實,這主要與當前教學方法有關。在農村,大多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教學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而農村小學教師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就必須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方法,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提升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和高效性,從實質上提升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
目前在農村小學英語課上,學生往往在學習中會對知識記憶比較清晰,在考試中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到了下個階段學習時再次提問這些知識問題,就會發現多數的學生依舊淡忘了。這種情況在國內是比較常見的,與應試思想息息相關。教師很多時候關注了學生成績的提升,但是忽視了學生全方位的成長,學生僅僅是在短期內強行記憶了這些詞匯,但是并沒有形成一種能力,表面上取得了成績,但是對長期發展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在以往的農村小學教學英語課上,教師采用的就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核心,將課本上的知識對著學生照本宣讀,學生只能是被動記憶這些知識。實際上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學習到的是很多需要記憶的詞匯以及語法。教師只知道灌輸,學生也是認真學習了,成績也是在在提升,但其實學生并未養成足夠的語言能力以及學習習慣,這種情況下學生甚至會逐漸失去會英語學習的興趣。
談及小學英語課,很多人對其的定義就是枯燥的課程,但其實英語教材本身并沒有那么枯燥,其中各類有趣的插圖和對話,是帶有趣味性的。很多學生所說的枯燥其實就是教學的氛圍,因為在小學英語課上,每天學習起來都是一樣的模式,一樣的感覺,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另外就是教師往往并未尊重學生在英語課上的主體地位。僅僅是將知識不斷傳授給學生,學生其實找不到任何學習英語的樂趣,久而久之就是產生消極的心理,讓整個英語課的效率下降。例如在講解顏色方面的單詞時,其實小學生對顏色方面的知識還是有興趣的,但是教師卻知識注重了理論上的傳授,絲毫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點。
為了讓農村小學英語課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教師一定要對自身的思想進行轉變,突破應試教育的束縛,要采取全新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英語課上的教學地位,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英語也是完全可以自主學習的,這樣可以不斷體會到英語學習的諸多樂趣。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并不僅僅是知識上的灌輸,理論傳遞只是教學任務中的一方面,讓學生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以及運用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例如在小學中的“happy newyear ?”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啟發學生將課文中一些時間以及動作詞匯換掉,演練相關的對話,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國內各個學科的教學開始運用新的手段和理念,農村小學英語也不例外。教師要積極運用新的方法,例如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對學生準備一些畫面比較有趣味性的課件,如教授給學生一些動物方面的詞匯,教師可以將一些動物方面的圖片和短視頻融入到課件中,這樣就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然后設計相關的場景,讓學生扮演動物,完成一些有趣的對話。這樣學生就能在愉快的氛圍中理解教學內容。
教師們往往認為對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是比較難的,因為學生好玩好動,總是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在課堂上調皮搗蛋。而教師其實可以將這視為一種資源,既然學生有著這樣的特點,那不如在課堂上滿足孩子們的這些需求,采取游戲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完成對知識的掌握。例如學習“how many”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設置一些購物的場景,學生們扮演消費者、售貨員這些角色,完成相關的對話,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形成各方面的英語能力。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評價成為了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嚴格按照英語新課程的標準,及時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看看自己到底還有哪些地方達不到新課標要求,改進教學評價就是一方面,例如:注重過程性評價,緊密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不再把關注點集中在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整體學習表現,同時增強學生評價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幫助學生及時糾正他們錯誤的學習方法,在評價學生的英語作業時多用一些感情化的評語,不要只給學生打一個分數,以此才能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在農村小學英語課上。以往的一些教學手段已經不再適用,而在當下時代中,很多衍生出來的教學問題是值得注意的,要積極對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促進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