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偉
(江蘇豐縣大沙河鎮中心小學,江蘇 豐縣 221700)
大家都聽說過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個“四塊糖果”的故事。當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楊瑞清也曾經說過作為教師應該“學會賞識 愛滿天下 ”。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作文最希望得到老師的欣賞和同學的羨慕;無人關注,無人贊美,就無法滿足小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賞識性小學生作文評價,是激發他們寫作興趣的第一步。賞識作文教學就是:“你不想寫,我讓你想寫。你不會寫,我慢慢指導你寫。”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得以實現:
小學生作文,從說、寫一兩句通順的話到說、寫幾句或一段通順的語句,幫助小學生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發展。教師欣賞激勵性的作文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師批閱小學生作文時,一定要用鼓勵賞識的眼光去善待學生的每一次作文。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首先是要明確小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要和小學生的年齡層次相吻合。小學低年級學生以寫話為主,鼓勵小學生把話說完整,把意思說清楚,通順即可;小學中年級學生以敘事、描寫為主,鼓勵小學生能把一件事完整的記敘下來,能把每一個事物描寫出來;小學高年級學生就要求小學生在記敘一件完成的事情時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情感在文字中,在描寫事物時要帶著情感去描寫。只有這樣,我們的評價才會客觀,而不能拔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要求。否則,要求過高,失去寫作興趣,就會得不償失。
其次是尊重孩子們的習作成果。給孩子們搭建更多的展示平臺,我的做法是:
(一)課堂中范讀孩子的習作。每一次作文講評時,我都選擇幾篇較好的作文在課堂上朗讀,被讀到的孩子高昂著頭,眼睛里都是激動,沒有讀到的孩子羨慕的看著聽著,可想而知,激勵作用無與倫比。
(二)教室里開辟習作專欄。在班級內墻開辟一塊專欄用于展示孩子們的優秀習作。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習作被展示交流會感到十分高興和自豪,激勵作用可想而知。同樣,我會把班級習作欄拍照發到班級家長群里,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的作文被展示,內心的喜悅可想而知。
(三)要經常把孩子們好的作文向一些報刊雜志投稿,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習作變成一個個鉛字,孩子們的習作興趣會一發不可收拾。我班作文經常被我推薦到《小海燕》、《關心下一代》等報刊上發表,我們收獲到的不光是孩子的自信與作文能力,還有家長對教師的理解和支持。
(四)結集成冊,學生成長足跡的記錄。每學年結束,我都會把孩子們的優秀習作整理出來分成若干欄目,課堂上范讀的作文我們稱為“我的習作你欣賞”;班級內專欄展示的我就用相機拍下來打印成彩色照片格式,我們稱其為“永久的記憶”;在各種雜志上發表的我們稱為“小小作家”……每一年結集成冊的習作我們都起一個響亮的名字,三年級叫《萌芽》,四年級叫《毛毛蟲》,五年級叫《綠色的收獲》,六年級叫《碩果》,人手一冊,每個孩子和家長都視若珍寶,成為孩子們永遠的記憶。
提高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創新賞識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的不斷更新,教師應該學會利用不斷更新的媒體創新賞識方式,滿足小學生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小學生被認可,得到表揚和肯定,自我價值得以實現,寫作興趣也就得以提高了。學生張昊在《美麗的校園》中寫道:“我們的學校可漂亮了,有許多樹木花草。有五角楓、法桐、黃金槐、冬青樹、銀杏、月季花……銀杏是園中之王,到了初冬,葉子變成了金黃色,遠遠望去,漂亮極了。”我除了把他的習作在課堂上范讀以外,我還張貼到習作欄里,另外,我還創新方法,把他的習作拍下來發到了班級家長微信群,并附上了我的激勵性的評語,沒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每學期結束我還把孩子們學習學習習作的過程、走進生活的掠影、高質量的習作等素材制作成一篇篇精彩的美篇,起上一個漂亮的名字“小小足跡”,配上歡快的音樂,詩一樣的文字,一張紙精美的圖片,當家長們收到這樣的美篇,看到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和取得的點點滴滴的進步,家長除了高興還有對老師的感激,孩子高興,家長自豪,我們不光完成了提高孩子寫作興趣的任務,我們還收到了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家校關系和諧了,社會認可了,同行膜拜效仿了,真的,只要我們用心,教育無處不在。
習作和做人是一個道理。我們引導孩子們欣賞大自然的壯麗,贊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傳播新社會、新事、新風尚,就是要從小培養學生學會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情感,使其成為“四有”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小學生內心,是個真善美的世界,他們還沒有能力去判別社會上不良行為和不良風氣,甚至因為好奇還會去盲從。教師應該及時并善于從孩子的習作中發現苗頭,不能光考慮是否有錯別字,是否語句通順,還應關注孩子的價值觀是否正確。如一位學生寫《我的爸爸》。他愛爸爸,是因為每天放學后,爸爸什么也不讓他干,只是讓他看書學習,他很高興。由于家長教育理念的偏頗和方式的不恰當,造成了孩子人生觀、世界觀的偏離,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我及時和家長溝通,作為家長不能只考慮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讓孩子學著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勞動中提高能力,學會感恩。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有人說,賞識是溫暖的陽光。那么就讓這溫暖的陽光去伴隨孩子們的習作過程吧,去伴隨孩子們幸福的成長吧!只要我們心中有愛,只要我們用賞識的眼光去對待孩子們的作文,那么我們的作文教學就真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