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七星關區畢節六小,貴州 畢節 551700)
學習吟誦兩年多了,盡管知道這事兒很好,也認真去啃過幾本經典傳統國學典籍。但,居然還從未總結過這種讀書方法究竟好在哪兒?趁著失眠,趁著等周公這會兒,我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其實,無論面對誰,要把這璀璨的文化遺產推廣出去,就得說清楚它究竟好在哪兒?
它究竟好在哪兒呢?我仔細想了想,吟誦的好處這兩大特點最為顯著了。一:它讓學習的東西簡單化了。比如識字,我們不用點、橫、豎、撇、捺去書寫,不用一遍遍地聽寫。就用讀,老師教一句,學生讀一句,反反復復,有滋有味的吟詠,從指讀到背誦,時間長了,那些漢字就不知不覺地記住了!而且識字過程很享受,決不是負擔!
徐教授說:在古代,一個六歲的孩童,只要經過三年的學習,一般的孩子也會有三千字的識字量,優秀的孩子就會達到四五千字!而我們今天的教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識字量也只有二千五百字!這就是說,這樣的識字量只配看看童話書,只配看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其實,何止他們,就連我們這些所謂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有幾個能真正讀懂那些很有深度的典籍呢?記得在省教院讀書期間,和一位同學去西西弗書店買書,當路過那森嚴壁壘的古典文學專柜,我抬起頭,看到身著清代官袍的學者,竟是頭痛欲裂,趕緊抱頭鼠竄!因為讀不懂那些書,得趕緊跑,跑到兒童文化專柜,覓了一本日本暢銷書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是的,我得承認。我,一個中文系的大專生,具備的這點閱讀水平,讀不懂那些高深莫測的經典!更不要說那些中小學生了!我不明白,天天讀那些課本,無數次聽寫,無數張試卷,無數學生向一百分進軍!所有人,分數至上,分數是命,但即使他雙科一百分,能夠寫一手好文章的還是寥寥無幾。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今的孩子,不是他們不想閱讀,是他們沒有時間閱讀,更沒有水平閱讀,一場場的考試,一張張試卷,把他們的時間耽擱了,把他們訓練成考試機器!請記住,孩子三到十三歲是記憶力的關鍵期。而這個關鍵期,我們就無端地去殘害他們的天分,硬生生地把這份潛質埋沒了!直到學習了吟誦,我終于試圖涉足那曾經望而生畏的領域。我驚奇地發現,原來,老祖宗傳下來的讀書法,對于孩子的識字和作文不能不說是很高效的!
吟誦專家陳琴老師說過:一個孩子,六年的時間,要背誦十萬字,讀破百萬字,寫下千萬言!這樣的要求,用現今的教材以及西方傳過來的朗讀是難以迄及的,但用老祖宗留下來的吟誦就容易做到。因為這樣的讀書方法有調,而有調的東西容易產生情感,情感的東西就會直接進入腦干區,從而使那些文字信息得以長久的保存!在寫作方面,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技巧。只相信一條路,那就是積累,而且必須大量積累,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下筆時,神仙才會來相助,否則,即使把腦殼想破,依然憋不出一篇有水平的文章來!從這點來說,老祖宗留下的這種讀書法絕對功不可沒!而吟誦的另一個特點,我認為,那就是修身養性!無論讀什么書,都得學會辨別哪些是有營養的,哪些是該放棄的。只有讀好書,優質量的書,才能涵養性情,讓靈魂升華!當然,傳統文化中的某些思想,有部份是和今天的三觀不合拍的,有些甚至是糟粕,那我們就應該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這些天,在讀《幼學瓊林》,絕大部份內容我是能接受的,但其中百分之十的思想我是不認同的。尤其是《女子》那一張,我認為,那些條條框框的陳規陋矩簡直是對女性的歧視。但,百分之九十的內容,的確好。具說,蔣介石去臺灣之后,送給他的司機這本書,并命令他認真讀透!據說那位司機后來成了一位編輯!我還聽說,毛偉人也極其推崇這書,并能熟練背誦!這些天,我正在讀。但,只能說是泛讀,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但不得不說,書中很多知識我是聞所未聞的、從未聽說的。而那本《弟子規》,我更確信,的確是一本寶書,書中那些道理,那些處事方法對于今天浮躁的人群仿佛一劑良藥!我是很看重這本書的。
那天在玫琳凱公司,給那些女性和孩子們講時,她們也覺得這些道理實在是很重要!她們說,今天的孩子,在對待父母時,不要說向古人那般順服恭敬,連起碼的“父母呼,應勿緩”都做不到,整天盯著手機或電腦,父母呼不呼他充耳不聞,你呼的時間長了,他還不耐煩,說不定還沖你吼上幾句,有的甚至還會口爆粗言!我們悲哀地發現,不知什么時候,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亂像!比如:二十六歲,英語八級的乖乖女毛冉,因為愛上一個毒販子,是非不分,本可以活命,卻因為一念之差,袒護了壞人,丟下孤單無助的一雙父母而命喪黃泉!還有那開車撞了人,不去救人,反而殺人滅口的藥家鑫,他可是鋼琴十級的音樂學院高材生!還有那毆打外婆,致其住院的博士生!
還有那些不懂感恩的白眼狼!還有那些辱師弒師的中學生!還有那小小年紀就成為殺人兇手的孩子!還有前不久出現的江歌事件!還有盧剛殺人案!還有眾所周知的李天一事件!還有一個個缺乏抗壓和抗挫折能力,獨自輕生的花季少男少女。舉不事舉,難以計數的事件!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分數不重要,成績不重要,道德品質最重要!
沒有誰的人生路一帆風順,這條路總是布滿荊棘,泥濘不堪的。作為家長,你不可能陪他一輩子,不可能替他淋一生的雨!但你必須思考這個問題:活著,要怎樣才安全?我認為漫漫人生旅途中,做一個懂規矩,知過退,講分寸的人很重要。孩子必須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人該親近,哪些人該遠離,說話做事時,該如何掌握分寸!這些才是最重要的,幾十年的風雨人生路,我們的孩子,只有懂得這些道理及其為人處事的方法,他才會一生周全,趨吉避兇,這是十分重要的,這些功課,孩子必須從小就學習!
究竟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弟子規》這一千多個字,都有詳細的方法和答案!當然,還有很多的經典讀本,比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大學》、《中庸》《孟子》等這些書都非常好,我們都會從古人那些學到很多一生受用不盡的智慧!但有一點,要讀懂的這些打頭的書,必須學會吟誦,只有用老祖宗傳下來的方法才能悟透其中的深意!這就是吟誦的魅力,這兩大特點,足以讓我感到驕傲了,我為中華民族擁有如此燦爛的傳統文化而感到無上的光榮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