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文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第一中學,廣東 清遠 511500)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有著廣泛愛好者的運動,因其對場地設施要求不是很高且活動量適中,有益于提高參與者的體能并有效放松身心,深受高中學生喜愛。從目前高中體育乒乓球課堂教學看,整體參與者缺乏良好的專業技術,乒乓球意識有待加強,因此需要高中體育教學要側重學生技術及乒乓球意識的訓練和培養。
要促使高中乒乓球運動技術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師對乒乓球運動的技術理論教學給予充分重視。乒乓球運動的技術理論是伴隨著運動的推廣和普及得到不斷創新和應用的,
但在實際教學中受主客觀條件所限,學生接受的技術教學較少,對其中的技術要領缺乏清晰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身運動水平。需要教師注重現代乒乓運動理論教學,推進學生對乒乓球運動技術理論有更深的理解認知。
其次在提高學生乒乓球運動技術理論水平的同時,還需要在實踐中加強和運用:一是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和技術訓練情況,安排相應的技術訓練教學,包括訓練課時安排、教學進度、教學模式、技術測試等,側重訓練學生的分析、觀察應變能力。如,根據技術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難易不等的教學進度和能力要求,有助于整體提升學生技術能力及其對該項運動的學習興趣。二是采取符合高中學生身體機能特點的訓練法,以確保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如,目前采用較多的分組對抗訓練,通過教師的分析并給予指導,已成為學生比較喜愛的教學方式。但需要教師根據每位學生的水平進行均衡分組,否則會制約教學質量。三是多為學生創造比賽的機會,以便他們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技術動作,促進技術水平的提高。
在日常乒乓球教學中,對乒乓球的意識決定了學生的技術水平。教師要特別重視技術動作的規范化教學,引導學生對乒乓球運動形成正確認知和意識,并在技術訓練中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對于乒乓球運動的意識培養,促使學生技術水平明顯提升。
乒乓球意識,即學生在乒乓球訓練和運動過程中具備的目標清晰的認知活動,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學生接受乒乓球訓練前對這項活動提前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參與乒乓球技術訓練和運動操作,進而促進自身運動機能。教師要注意關注學生的乒乓球意識,對訓練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要及時予以糾正指導,以避免制約學生運動的技術水平提升,切實發揮乒乓球運動對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作用。
在日常乒乓球課堂教學中,不免會出現因認識不到位導致的技術問題,需要教師從教學之初就開始加強規范化訓練:一是讓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相關基礎理論有一定了解和認識,理論教學可采取結合實際教學案例的方式進行,以增進學生的理解和實踐運用;二是精心設計并落實好乒乓球教學活動的實踐性,培養學生在訓練中對技術動作形成規范意識,并通過正確的訓練和比賽活動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三是對學生訓練的各階段進行方法各異的意識培養,如,學生在剛剛接觸乒乓球運動時,要有意識地加強體能訓練,培養學生的鍛煉毅力和運動反應能力,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逐步增加的訓練量和教學技術難度,能夠正確掌握運動技巧,具備良好的盯球和快速判斷能力。在具備了一定體能和技能的基礎上,要持續強化學生的乒乓球運動意識,包括技術的還原意識、攻擊點意識以及轉移意識等,分析并掌握各項技術要領并應用到訓練和比賽中,同時加強學生在技術訓練中的防守、控球及反手意識,控制好接發球的節奏和多變,形成較強的戰術意識。
一是借助技術訓練的理論知識促進乒乓球意識培養。乒乓球運動,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都具有很高的技術性,需要教師在提升自身對運動技術精準把握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學生準確掌握乒乓球運動的技術要領和原理,使學生在運動中領會并運用好其技術精髓。可見只有把乒乓球技術訓練和內在理論融合并運用到實踐中,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乒乓球運動的綜合技能。
二是通過在訓練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判斷及快速準確的反應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乒乓球運動意識。乒乓球運動對學生快速、準確的判斷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比賽中通過對手發球時腕部、臉部表情的判斷繼而快速采取應對措施等。教師需在日常課堂訓練時加強一些擦邊球等反復訓練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另外,教師還要借助反復的技術訓練強化學生的觀察及分析能力,促進其攻守自如,有效化解對手不同的進攻策略。
三是在夯實學生基礎技術要求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有效把握乒乓球運動的規律,并結合自己已掌握的技術正確運用,如做到以靜制動,控制好身體四肢從移步、腿及腰部發力等技術,準確判斷接球以及回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