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學,河南 林州 456550)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數學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提高數學素養,為未來發展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那么,如何搞好高中數學教學,我覺得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復數的引入》這一課是整個復數這一章的第一課,在備課時應注意,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學生能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復數的形成和發展,體會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解決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引伸到現實生活中,就是當我們遇到矛盾時,也要勇于面對矛盾,要有解決矛盾的決心和信心,促進矛盾的轉化和解決,同時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在今天中國的教室里,坐的是學生,站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恰恰顛倒,站著的是先生占據著至尊地位,而坐著學生的軀體內卻藏著一個戰戰兢兢的站著甚至是跪著的靈魂。”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課程改革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不能滿足現階段學生學習發展的需求,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致力于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現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是和諧課堂的基本特征,是師生達到和諧發展的基礎。因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從“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核心理念出發,依據“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教學理念,樹立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具有個性差異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人格”,積極的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和諧課堂”中,自由充分地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和幸福感,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學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體會他們的切身感受,理解他們的處境,要接納、關心、愛護每一位富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只要你對學生充滿愛心,相信學生會向著健康、上進的方向發展的。
蕭伯納曾說過:“假如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人將有兩種思想。”這就告訴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懂得分享,要合作學習。課程改革的今天,素質教育下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同時,我們還應合理選擇合作與自主學習的內容和核心知識,以學生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積極的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的去提高合作能力,培養合作意識,使之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促使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例如,對數函數是運用所學函數知識加以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初等函數。在講授對數函數的換底公式這節時,筆者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把本節課堂教學設計為合作探究性課題來講,讓學生10人一組,利用計算器,自定a,b,N的值,探究logN與logN、logb、lgN、lgb之間的關系,考慮底數的取值是否影響它們的關系,探究結束后,筆者讓每組的代表匯報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互相交流。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們經歷了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討論等過程;經歷了問題的計算、觀察、歸納、猜想、證明等過程;體驗了知識的發現、形成過程等。學生不僅學會了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技巧,而且發展了認知結構,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謂是一舉多得,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創新能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在對已解決問題尋求新的解法上。“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探索知識的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創新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具有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和大膽猜想、發現問題的強烈欲望。教材內容要鼓勵學生去探索、猜想和發現,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啟發學生去思考,提出問題。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當學習一門嶄新的課程,某一章的新知識,乃至一個新的定理或公式時,對學生來說,就其面臨一個新的問題。例如,高中數學是怎樣的一門課程?高中數學和小學數學、初中代數、初中幾何又有什么關系?高中數學將要學習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在實際中有什么用途?這些知識和以后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及高中其他學科知識有什么關聯?要學好高中數學應注意些什么問題?等。當然,對這些問題,即使是學完整個高中數學課程以后,也不一定能完全回答好,但在學習之前還應引導學生去思考。在教學中,經常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挑戰性的問題,能讓學生逐步養成求知、好問、善于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能夠從更新教學手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以及合理利用教材等方面進行創新,打破傳統數學教學中的瓶頸,從而提升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實現全面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