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英
(南陽市宛西中等專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學生社團是指學生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愿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是學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豐富校園文化,活躍學生課余生活。學生社團可以根據學校的不同情況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以交流思想,切磋技藝,互相啟迪,增進友誼為目的。作為中職學校,學生社團在學生的的教育教學管理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三觀”的確立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政策上的大力傾斜,中等職業學校迎來了發展契機,教育規模迅速擴張,中職生教育管理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這些涌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問題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且留守學生和單親家庭的孩子居多,親情的缺失造成這些學生情感冷漠,缺乏正確的人生追求;社會價值觀呈現多元化趨勢,學生接觸的社會環境越來越復雜,網絡信息的發達,使學生與社會的接觸更加緊密,單一的校園德育教育模式已滿足不了教育的需求。因此,無論是教育的長期發展需要,還是現實的教育現狀,都對德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如何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促進中職學生重塑信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真正為企業所需的“德技兼備”的高素質勞動者,已成為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
針對中職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我校以學生社團為抓手,強化社團在學生教育管理上的引領作用,突破了以前傳統的社團建設模式,加大學校對學生社團的干預力度,探索出了積極有效的社團建設新模式。
第一、以專業技能為抓手,積極打造精品社團,以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為主、成立了健美操社、繪畫社、聲樂社等;以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為主,成立了動漫社。這些社團與他們的專業緊密結合,選撥專業學習好、號召力強的學生任社團負責人,并選派專業老師做指導教師(酬勞由學校補貼),利用社團活動日組織活動,不僅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消化,而且拓寬知識面、不斷提高專業技能的效果。例如我們舉辦的“校園歌手大獎賽”,“誰最有才”才藝展示活動,以“母愛”“教師節”為主題的海報設計活動,“炫舞”街舞比賽等社團活動,這些選手必須在社團成員中產生,否則,不能參加展示活動,把學生拉進不同的社團組織中,把他們的閑余時間利用起來,同時又增強了社團的影響力和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感覺能參加社團并能在舞臺上展示是一種自豪,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興趣愛好為抓手,成立特色社團,在全校學生中招募,成立了籃球社、乒乓球社、禮儀社、話劇社等。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社團成員間的交流、接觸、能幫助他們盡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快地適應中職學生生活。參加社團也為他們表現自我、發展個性創造了機會。
第二、借助社會力量,采用校內外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成立了吉他社、瑜伽社、跆拳道社、器樂社等。學校出面聘請的這些社團的老師,全部是社會上影響大的才藝培訓機構的老師,他們每周抽一次到校集中授課,每兩個月組織學生到校外展示一次,他們培養的優秀的社團成員,假期和周末到這些培訓機構擔當助手,既使我校的社團成員得到了鍛煉,又為這些培訓機構提供了資源,節約了培訓經費。這已經成為我校社團建設的成功模式,讓學生走出校園,也使其能夠盡早的接觸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從而更加發奮學習,為將來的融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我們舉辦,“美麗家園”雙創社團演出、“威博跆拳道”專場演出、“全民瑜伽”展示活動等,在當地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同時邀請這些才藝培訓機構的學員也參與校內的演出活動,例如:家校開放日文藝演出、素質能力大賽開幕式文藝演出等。很好的實現了職業學校與社會實踐聯系緊密,服務社會實踐,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辦學宗旨。
第三、強有力的組織架構是社團建設強有力的保證。中職學生由于其特殊性,紀律散漫、組織紀律觀念不強,缺乏進取心,單靠社團負責人督促很難組織起來,因此,我校所有社團成員,有校團委牽頭統一考核備案,建立獎勵機制,對出勤率高、參加活動積極的學生,在評先評優、外出活動、團委干部選拔等方面優先考慮,增強對社團學生的約束力。
總之,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方式。目前,中職學生社團發展非常迅速,社團數量的增加和社團成員的增多,給校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很好的群眾基礎,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氛圍。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和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找到了自我價值,給校園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對建設良好的校風、學風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也對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