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令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小學,重慶 404700)
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學生懶散松懈的情況,根本原因在于教學活動缺乏開放性,觸及不到學生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為了能夠讓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展開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中心的探索活動,充分挖掘每名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探索求知道路上能夠有所思有所獲。因此,教師要將精力放在學生的個性發展方面,利用豐富的現代化教學經驗和多樣化的組織方式展開開放性教學。本文從營造開放的教學氛圍、實現開放的教學內容、采用開放的教學活動和實行開放的學習方式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小學生對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充滿探究欲望,教師要巧妙利用這些顯著性特點,課程內容要盡可能融合生活化元素,避免過多出現數學公式和標準化的解題技巧,才能真正將枯燥呆板的數學知識變得趣味盎然。由此可見,師生間的良好關系顯得尤為重要,適當的放低姿態進而拉近彼此間的關系。尤其在彼此談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要用慣性的思維模式限制學生的思維行動,要敢于將數學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每名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碰撞得出正確的結論,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學習方式。例如:在學習《雞兔同籠》這部分內容時,以“籠子里雞兔數量共三十六,籠子里共計五十雙腳,請問飼養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如果直接套用公式會讓學生失去興趣,教師要巧妙利用學生求知心理巧設開放性的情境,在學生構建知識框架的重要環節,有意識的強化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認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意識,在和諧愉悅的環境中促進個性化的發展。
多數的學生都會覺得數學知識枯燥無趣,主要是由于課程內容偏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嚴重程度影響學生思索方式和思維能力的持續發展,培養出復合型人才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數學教師要努力將新時代元素融合到教學活動中。要想真正開展和實施開放性教學活動,務必要教會學生選擇、匯聚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師往往更看重的是培養學生的積極態度,在尋求答案的路途上豐富自身的認知體系,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要提前根據學生能力水平進行分組,讓全體學生都能切實參與知識再創造的過程中,既能培養學生探索求知的綜合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完善認識結構中找出存在的些許問題,最終將各類知識構建成完整的框架結構。除此之外,開放性課程教學活動屢次強調學生解題的過程,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和體現,使填鴨式教學模式得到強有力的改進。
以往數學課堂多是教師在落實各個知識點,學生埋頭做好密密麻麻的課堂筆記,思維能力受到嚴重的束縛和局限。相對來說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活動,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課堂實際需求等方面。新課程標準多次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僅要教會學生的掌握理論文化知識,還要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開放性的教學實踐活動,徹底打破以問題為出發點的學習窘境,逐步構建以發現、探索、求知為導向的教學過程。新教材內容在形式和內容上不斷進行創新改進,主要體現在告別結論性的公式規律,較多出現的是讓學生發現、提出和總結問題,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教材內容,從而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法。
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考試,死記硬背概念、公式成為學習常態。要想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最重要的是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思考模式,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成為重中之重。但是展開分組合作學習必然會遇到問題,教師要尊重每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在平時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過程中,討論的話題內容要有實際應用價值,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分組進行合理設計規劃,盡可能的創設出合作探究的思考空間。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處于初步發展期,教師要適時適當給與學生指導和幫助。尤其是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根據學生反饋的實際學習情況要重視,逐次縷清每個問題的可行性解決方案,才能制定出分組合作學習的評定標準,既能讓優等生的學習形成持續發展,還能給學困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
結束語:在新時代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務必要徹底摒棄固化的單調模式,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創設開放性的環境,最大程度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夠對課程內容進行積極探索交流,進而打造高效優質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