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碧
(四川省中江縣輯慶鎮中心學校,四川 德陽 618100)
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一種積極的、自覺地、主動的心理狀態,通過理性的思考、努力的探索,進而完成學習的任務。大量的教育學研究表明,自主學習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習的效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廣大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重視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要讓學生感受到周圍都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夠發現,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產生一種親切感,學習起來也會比較容易。“長方體表面積計算”這節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計算公式,能夠熟練的應用公式解決問題。在課堂上可以提問學生:生活中都有那些東西是長方體?例如,課桌、板凳、柜子等,學生自己親手去測量長寬高,利用公式計算出它的表面積。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感覺數學知識非常的有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增強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習的熱情。
在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下,分數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能力,過于重視學科的教育,忽視了人文的關懷。傳統的課堂都是比較嚴肅拘謹的,無形之中給學生很大的壓力,學生漸漸喪失了對數學的興趣。所以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數字上,要發揮出文字的魅力,可以介紹一些著名數學家的生平趣事,看到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對數學研究專注的態度。和學生要及時地溝通,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情感,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更好地學習,用真情實感去溫暖每個人,內心充滿對數學的熱愛。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心智都不是很成熟,有著活潑好動的天性,興趣是引入學習的一個很好途徑,自愿地參與進來,會感覺到數學知識奇妙不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的情緒。“1—5的認識”這是一年級的課程,雖然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學生是初次接觸,所以要認真對待才能達到教學的目標。側重的是實際數量的意義,可以利用小動物的卡片、小棒等工具作為輔助,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拿出準確數字的東西。這樣娛樂性較強的活動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數學教師若想讓兒童對數學知識加以自主學習,需要對具體學習方法方面的傳授加以重視。實施教學活動期間,數學教師需對學生表現加以認真觀察,并且對所有兒童學習情況加以了解。對于兒童問題加以科學指導。特別是兒童遇到困難之時,數學教師需給予兒童適當點撥,并且在關鍵之處給予相應提示,借助一些問題來讓兒童進行自主發現以及探索。
實際上,自主學習這一能力的整體提高需要兒童具有一定數學方面基礎知識以及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果兒童僅擁有數學方面基礎知識,但無正確方法,那么其必然會在學習期間頻頻受阻。數學教師為促使兒童現有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須在課堂上重視滲透學習方法。第一,將正確、科學學習方法當作教學期間的重點目標。教師需投入更多時間以及精力指導兒童的學習方式,促使兒童對自學學習的具體方法加以掌握。數學科目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伴隨年級逐漸升高,其難度在不斷增大,此時教師需花費更多心思來傳授新知,因此教師需對兒童正確合理的學習方法加以培養。第二,數學教師需對兒童學習過程加以重視,促使兒童對思維過程加以充分四、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
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要想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必須創造條件,為其提供較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平臺,使其在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數學課因其學科的特殊性,就必須要求學生提前預習,不預習或預習不到位將直接影響上課的質量與效果。在課堂上他們學習起來將會更加主動,特別是分析到他們的疑難之處時,熱情將會十分高漲,收到的教學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在課上,我也盡可能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然后再根據學情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另外對于課堂訓練習題的設計與訂正,我也盡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經常嘗試讓學生自主設計或小組共同設計,然后擇優錄取。課后,我把布置作業的權力也教給了學生,先由優等生帶頭,逐步過渡到學生輪流布置。此外,在每學期中或學期末的集中復習時,我都讓孩子們準備了自主復習本,遇到各類型數學問題和數學園地該怎樣復習,需要掌握哪些知識我都和學生做了討論,然后形成共識后孩子們予以實施。
結論:綜上可知,數學教師需在課上將組織者以及指導者這些角色發揮出來。數學課上,教師需根據素質教育這一思想,對兒童自學能力加以培養。具體來說,數學教師在課上需創設課堂情境,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巧妙點撥,逐漸提升兒童自學能力,促使兒童對學習方法加以掌握,同時實施差異化的數學教學,這樣才能讓兒童可以開心快樂、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學習,構建其數學學習方面的熱情以及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