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揚揚
(江蘇省儀征實驗小學,江蘇 揚州 211400)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這句話認為音樂的產生是人心被外物感到而形成的。學生在音樂課上接觸的到知識、技能是有限的,是實踐不了的。缺點一:學生不能自主學習;缺點二:不能鞏固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踐;缺點三:不能創新學習;缺點四:不能互聯互動。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共分為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學生“學”的四個環節和教師“教”的五個教學環節以及師生課堂教學環節之間的相互聯系,共同組成了完整的課堂教學。在課前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生在課前預習新知,預習的情況則會課堂上得以體現;在課中環節,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相關問題,學生根據自身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受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影響,個別學生代表回答問題,實現了師生之間的部分互動,而對于學習不主動及知識水平較低的學生則難以得到教師的關注;在課后環節,學生主要完成教師在課上統一布置的任務、教學評價主要來源于學生作業任務的反饋。整體來說,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師生互動較少、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與創造性難以實現。數字化音樂電教板則緩解這種尷尬,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帶著問題去學習。
在音樂教學中,樂理知識就是一大難點,其中的苦澀難懂的樂譜很難掌握,節奏、旋律有時復雜多變。在傳統的音樂課堂中教多了,學生會不耐煩的聽,甚至會產生厭惡心理,也許老師剛講完樂理,學生就忘得一干二凈。在數字化音樂電教板中,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在電教板中會有樂譜,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知識在電教板中實踐、模擬,還有課后的作業訓練,大大節省了時間,學生根據自己知識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
音樂課并不是讓學生會唱歌曲就行了,它的最終目標達到創新學習。在音樂電教板中,如果你有樂曲要譜寫,它是再方便不過了。只要你把譜寫音放在五線譜上,它就會唱給你聽,方便你修改。不僅如此,電教板上還有許多模擬樂器的聲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為歌曲伴奏。筆者還發現,我們蘋果手機上有一款APP叫做庫樂隊,它里面有許多樂器,可以用它為歌曲伴奏,可以用不同的樂器譜寫歌曲,自帶和聲,非常方便。如果學生有這些,我相信音樂課堂的創新不單單是教室設置好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記得上《走近京劇》這課時,我采用了智慧課堂,教師和學生都用了Ipad上課。
1.看視頻了解京劇的演變與發展,能夠用表格的形式在總結中直觀感受。2.利用圖片、文字自主學習四大行當中各類行當的相關知識,結合視頻模仿其一兩個動作,并能夠用小組匯報的形式表演。3.在老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合作完成《蘇三離了洪洞縣》這一唱段,直觀體驗京劇唱腔的魅力,并體驗到這一表演藝術的不易。4.聽賞《智取威虎山》選段和《悟空》,體驗現代京劇與傳統京劇的區別。
1.小組互相并拍攝學習。2.在老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合作完成《蘇三離了洪洞縣》這一唱段。
教學過程【課前準備讓學生去了解京劇】
觀看各種劇種視頻直觀了解京劇并用表格總結展示:
1.看《穆桂英掛帥》片段說說這是什么劇種?
師:同學們,先來觀看一段視頻,想想這是中國的哪一劇種?生:京劇。師:你們知道京劇嗎?能和我們說一說嗎?生:……師:你們知道的真是不少,下面通過一個短片讓我們一起《走近京劇》。(學生觀看視頻)師:觀看了短片,是不是對京劇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1.了解四大行當,學生展示
師:京劇的知識紛繁復雜,今天就京劇角色的四大行當和同學們說一說,做一做,唱一唱。師:你們知道每個行當下又分哪些小行當?通過一段視頻,讓我們了解一下。師:小行當的種類非常多,我們來認識其中四種。(討論其中代表性的角色)師: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小行當,學習他的動作。(教師隨機拍攝行當動作)
2.總結
師:(請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你體會到了什么?生:這些行當的(身段)動作看似簡單,但是要做到位是非常難得。師:同學們體會得非常深刻。京劇的身段動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真的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師:剛剛我們了解了京劇角色的四大行當,感受了京劇的身段動作,那能不能試著唱一唱呢?京劇的唱腔多種多樣,流派也多有百花齊放之態,光是旦角就有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和尚派。那現在就來學習,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唱段——《蘇三起解》(學生自主學習)
1.了解《蘇三起解》(打板1/4)
解析:這個《蘇三起解》講的是一個縣官收受賄賂,把無罪的蘇三成了死刑,蘇三即將被押送到太原,在離開洪洞縣縣城時,他邊走邊哀求路人,希望把他的不白之冤告訴他在南京當官的三郎,他愿意當牛做馬報答他的恩情。
2.演唱要求,模仿梅派
師:眉毛上揚,笑肌打開,這是一種積極的狀態,你們也要有這種狀態。生:聲音要捏著唱(這位學生概括的很好)
3.完整地帶著學生跟著唱一遍(鋼伴)
4.教師打板
5.合作完成《蘇三離了洪洞縣》(伴奏)
6.總結
師:我們通過剛剛一系列的學習,你對京劇又有了怎樣的認識呢?
師:說的真是太好了!隨著200多年前徽班進京形成京劇,至今,傳統京劇也不斷地發展演變,出現了現代京劇和具有京劇風味的歌曲,最后讓我們近距離感受其魅力。(學生自主學習)
也許不久以后,數字化教學將普及整個學校,利用它是我們的音樂課堂更加有趣,讓學生喜歡音樂,愛上音樂,最終成為知識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