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武
(黑龍江省實驗中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面對新課標,新課程,教師要立足教材,補充知識,個性教學,科研興教,相信很快能夠適應教改的需要。從終身教育理念來看,任何職業水平的發展都有”高原現象”。研究表明,教師在其從事教職五、六年后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實施強有力的繼續教育,使其職業價值、性格、手段等全方位更新,那么其職業水平將不是隨著教齡的增長而增長,反而是隨著教齡的增長而倒退。所以說,教師必須不斷進行知識結構的翻新。從書本上學,從學生處學,在教學中檢驗。從新課程的特點來看,新課程很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整合,注重時代性和實踐性。所以教師除了掌握好新教材中的內容外,還應多關注國內外大事(戰爭等),社會的焦點問題(污染等)以及生活小知識等,充實自己的知識含量,要經得起學生的求問。
《標準》把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了整合并提出要求,反映的是對物理課程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反映了時代對物理課程的期望,有助于我們全面、深入地把握物理知識。物理課程目標是物理課程實施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它對我們設置具體的教學目標有指導作用。我們應該把課程目標作為一種教學思想,以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從課程目標所提出的要求,合理地體會知識的內涵和外延,為每節課設置具體的教學目標,努力追求站得高、落腳實的教學境界,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現代教學方式應是一種多邊活動,提倡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多邊互助。我國杰出的教育工作者魏書生的教學方式就頗具多邊性的特色。他自己常常講的少,而更多的是讓學生提出問題,引導他們互教互學,相互討論,共同提高。許多人對魏書生“教師講的少,學生卻學的多”的教學效果感到費解。實際上,這與他充分利用了師生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密不可分的。這就是說除了師生互動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以多邊互動為出發點來設計教學方法是現代教學方式改革的一個新的趨勢。他把教學置于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活動的主體背景之上,突出動態因素的多邊活動,這對于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系統中的人力資源,減輕師生負擔,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增強效果,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近年來,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沖擊下,人們已開始著手嘗試教育中的合作問題。在教學中提倡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由此提高學業成績,獲得合作技能,增進同伴友誼,學會關心和理解等。由于合作學習不僅能大面積的提高學生學業成績,而且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合作觀和竟爭觀,達成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順應教育社會化的需求,因而備受教育者的青睞.如上海育才中學設計“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八字教學法,就是一種合作性體現比較突出的現代教學方式。這四個環節中的關系是:讀是基礎,議是關鍵,練是應用,講貫穿始終。其中“議”就是指通過四人小組或全班討論解決問題,是一種合作性的教學活動。
新教材中以較多的篇幅設立了“聯想·質疑”“資料在線”“拓展視野”“交流研討”“追根尋源”“知識支持”“生活指南”“學以致用”等欄目。其中“學以致用”部分實質為研究性課題。并非所有的教師都擅長以上各個方面。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在方法上的指導,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和智慧。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努力實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和教師指導的針對性;知識的學習一旦擴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領域,學習過程就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過程,同時也是身心、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教師應該強調學生的“活動”、“實踐”、“探究”、“經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心靈去感悟知識;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教師應該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讓問題貫穿學習的全過程。
物理教育注重的是實驗,一個實驗要花很多時間,如果認為做實驗太花時間,還不如直接告訴其實驗結果,那么學生就缺少了親身的體驗,償不到實驗成功的喜悅或者是失敗的原因,無形中弱化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自己分析失敗的原因,并運用多種媒體,讓學生進行體驗,輔之以良好的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有質的飛躍。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知識轉化。
引導學生關注重大社會問題,最新科技成果,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科研內容等。教材中有其相關內容,如,“通過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認識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關系,知道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 。
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內容標準關注了物理學史的教育功能。在內容標準中,要求學生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了解物理學發展的歷程,了解物理學是怎樣帶動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推動文化、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同時體會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在物理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