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花牛中心學校 吳金海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教育至關重要,其中,體育教育既有助于推動學生的身心獲得健康發展,還能夠體現出我國的綜合國力。然而,由于農村教學條件較差,加之政府監管不到位,造成了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育難以達到城市的教育水平。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體育也引起了廣大農村中小學的高度重視。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不足,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
由于農村中小學并未對體育教育引起足夠重視,認為體育課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發揮不了多大作用,因此,大多數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師均未接受過專業培訓,一些中小學甚至只安排一個體育教師負責教授整個年組的體育課。另外,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著學生能夠掌握多少知識,然而,有些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常常讓學生自由活動,還有一些教師會由于天氣因素而停課,或者由于個人因素找代課教師替課,從而減少了體育課的課時,這種教學態度既對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了影響,還無法及時向學生們講解相應的體育知識。
相比較而言,農村的教學觀念要落后于城市,另外,農村教育還常常通過升學率來衡量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未對他們的體能鍛煉有足夠重視。大多數學校均認為體育課屬于一門無關緊要的學科,因此,未針對此門學科提出較高的教學要求。此外,一些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讓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很少講解體育文化知識,或者不做熱身運動就開始訓練,這樣學生既無法接受新知識,還會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初中畢業班的學生幾乎沒有課外活動,全部體育課都為中考讓路。基于此,學校體育教學無法發揮出自身的應有作用。
教學設施、場地與器材是確保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由于國家對農村投入的教育經費較少,加之學校本身未對體育教學引起重視沒有主動向上級政府申請建設經費,盡管大部分學校得到了國家的補貼,但將本應購買器材的資金用到了其他方面。因此,大多數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均無法正常開展。另外,體育器材的缺乏既無法使每名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課上得到鍛煉,教師也難以將自己的能力體現出來。此外,學生還缺乏學習新的體育文化知識的機會,只能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途徑了解各種運動項目。
現如今,大部分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均處于改革期,尚未構建自身的教學理念,而且學校也未明確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教師只按照教學大綱來講課,從而造成了學生不得不重復進行單調的運動,并且難以獲得全面發展。比方說,就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教育局規定中考只考田徑、跳遠、跳高,教師們就會在每節課當中重點訓練這幾項,基本不會進行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項目的訓練,實際上,此種教學方法縮小了教學目標,因此,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脫離了社會需求。此外,根據教學大綱規定來講解知識,不僅難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無法開闊他們的眼界。
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必須意識到要想讓學生掌握更先進的體育知識,就一定要加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此,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與專業技能,主動學習新知識,并與其他優秀教師展開交流,立足于多個方面來渲染學生,以此推動他們獲得全面發展。另外,教師還應該與學生打成一片,只有在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此外,如果學生出現了不尊重教師的行為,教師不要立刻指責或訓斥他們,而是應該以寬容的態度感化他們,以此拉近心靈之間的距離,并贏得尊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不同的年級和地區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將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法轉化成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鍛煉的方法,以此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習慣。
學校應該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對各個年級的體育課程進行合理安排,讓每名學生均能夠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另外,還應該尊重體育教師,不要認為體育課沒有其他學科重要,體育教師沒有其他教師辛苦,就減少他們的績效工資,而是應該做到同工同酬,以此調動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體育工作效率。此外,學校還應該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讓他們意識到體育課程與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性,同時學校也應該積極借鑒城市中小學的體育教學經驗,定期測試體育教師的能力水平。
學校應該及時將自身的實際情況匯報給教育局、政府等相關部門,力求獲得更多的經費,以此解決學校體育健身器材短缺問題。另外,學校還應將得到的資金應用在該有的建設中,比方說,籃球場或足球場的修建,從而為喜歡籃球和足球運動的學生提供放松自己的場地;將不平整的操場跑道修建平整,就算剛下完雨也可以在操場上進行體育訓練。只有創建良好的教學條件,才能夠確保體育課程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引導學生愛護體育器材,教育他們不要過度消耗或破壞體育器材,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實時監督學生當中是否出現了破壞體育器材的現象,一旦發現,必須及時制止,并對其進行思想教育。
為了符合國家對高素質人才提出的需求,做到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十分有必要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對課堂教學加以創新。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與身心發展特點來構建教學內容,制定快樂體育的學習目標,分時期分季度構建學習內容,不同時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以此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合理的教學內容既有助于推動學生的身心獲得全面發展,還能夠幫助他們充分掌握體育文化與技能。
另外,教師還可以按照農村的地方文化特色來講授課程,發展農村特色體育文化,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以此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一種必要手段,另外,要想推動中小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就應該要求體育教師充分意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并采用合理、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以此提升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