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光
(廣東省陽春市實驗中學,廣東 陽春 529600)
從開放式實驗的宗旨來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和傳統的形式有所差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按著任務的要求,逐步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掌握自我反思能力,不斷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對教師來說,在運用開放式實驗初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是無法避免的,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教學中做出一些調整,不斷地提升學生們的實驗能力。在開放性實驗中,學生遇到的問題主要是適應性問題,由于對傳統教學形式產生了熟悉和依賴,導致學生在開始階段可能會產生一些適應性問題。為了應對這種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完成實驗,讓學生對實驗的過程和內容有所熟悉,逐漸適應。其次,許多學生習慣于抄襲,不愿意思考。抄襲別人的實驗結果,是十分嚴重的問題,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并為他們制定解決方法。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需求,在教學中滿足他們的需要。針對抄襲的行為,教師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除了教育引導,還應該制定一些鼓勵的措施,讓學生獲得足夠的自信。除了這個方面,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制定一些獎勵措施,對一些表現良好的同學給予一些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演示實驗教學中,挖掘學生潛力,大膽地“放”。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解開束縛學生思維的“枷鎖”,相信學生,大膽地“放”,讓學生自由地思考、討論。如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時,可以這樣做:先向學生展示實驗器材:用釘子做腿的小桌、海綿、砝碼、木板、盛有適量水的礦泉水瓶、裝有沙子的容器等。然后進行演示實驗。
(一)選擇海綿、用釘子做腿的小桌、砝碼,讓釘子做腿的小桌平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形變;再在小桌子上放上砝碼,觀察到海綿的形變比原來大,從而得出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接著用釘子做腿的小桌分別正放、倒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形變情況,進而得出壓力大小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再選擇其他的器材放開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得出結論。
(二)以“碘的升華與凝華”實驗為例。課堂上,我給大家介紹了我的新發現“魔幻許愿瓶”。這是個玻璃器皿,器皿中盛放著紫色的小顆粒,“這便是固態的碘顆粒了。”隨后,我點燃酒精燈,將“許愿瓶”在燈焰上方晃動,加熱。不一會,“許愿瓶”中紫煙繚繞,學生驚奇地瞪大雙眼瞧著,“好神奇,好漂亮。”順勢,我便講解了碘從固態到氣態的現象,稱之為升華。打開窗戶,讓它接觸冷氣,固態的小顆粒又出現了,這便是凝華現象。
在開放式實驗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和傳統的方式是有所差異的。為了讓學生適應這種教學體系,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著手,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應該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制定措施。我認為,教學措施不宜過分地詳細,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實驗目的也可以是多樣的,解放學生思維的方式。在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的時候,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特點,在實驗中得出不同的結論。無論結果正確與否,教師都應該給予他們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完成開放式實驗教學。例如,在實驗《探究聲音的響度和什么有關》中,教師可以放開讓學生自己做實驗,除了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聲音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聲音的理解,在實驗中有所創新,因此,教師不宜過分影響學生的實驗步驟。在開放式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完成教學實驗,而教師只要關注學生面臨的問題,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一些幫助。
新課標提出這樣的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物理課由于實驗多,往往是學生最愛上的課,注意力最集中的課。但是長時間的一成不變,學生的興趣也會大打折扣。多開展課外實驗,是課堂實驗的有效補充,也讓物理學更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到物理就是身邊、科學就在身邊。我常常在備課時就設計了一些簡單課外實驗,讓學生下課后、回家后去做。不但可以鞏固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的好處是讓大多數學生有成就感,其效果遠勝過做幾道書面題。在學習了光的色散后,我發現很多學生很快就忘記了白光由七種色光組成的。于是我就利用活動課的時間帶著學生做了一次人造彩虹。烈日下,我端著一碗水和學生來到操場中間,學生們用各種眼神望著我,有懷疑的、有驚奇的、有欽佩的。我用力喝了一口水,使勁噴出去,陽光下,一道小小的彩虹瞬間出現在我噴出的水霧中。學生那個興奮勁十足啊!一陣狂呼,校長還以為出了什么事。之后,學生各自端一碗水都來研究這人造彩虹,居然還有學生總結出要背對著陽光才能看見彩虹的結論。
總之,開放式教學在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在課堂中應合理運用開放式教學,將更多的空間時間讓給學生,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