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俠
(安徽省渦陽縣第二小學,安徽 亳州 233600)
小學數學作為整個學習階段開始的基礎性學科,在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小學數學教育的好壞決定著學生今后的各個方面發展。但是現階段,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就是小學數學教育模式的創新問題。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實現創新,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將教學的目標、模式、方法進行革新,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激發學生主動發現新問題,教師應該積極大膽地改革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為此,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的就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然后從教學實踐出發,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改善小學數學的教學。
目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一些教師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但是還是存在很大一部分教師在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依然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自己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邊被動地聽,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同時這樣教學目標不明確的講授也與課程改革的初衷和目標背道而馳。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改革的理念也在日漸深入人心,但是一些教師在消化吸收這些理念和原則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和偏差,并沒有真正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真諦。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片面追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但有些并不是真正適合學生的,改革創新的針對性欠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實施也在逐漸加強,學生的學習負擔漸漸輕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新教材中學生實踐練習的部分還是很少,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訓練和強化階段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因此,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后在課堂的教學中逐步增加實踐的部分,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首先需要是一個寬松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一個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去學習和思考,從而進一步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教師主動讓學生去思考,去大膽地從多方面、多維度去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鼓勵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看法,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充分開動腦筋,主動和獨立地去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使學生不僅在實踐中得到答案,也在充分思考后得出具有自己創新性的答案,這在促進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培養上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教師面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基礎或簡單的問題時,教師扮演的應該是一個鼓勵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多角度看待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伴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重大的影響,教育行業也沒有例外。現在越來越多的課堂中都能發現多媒體教學的影子,其中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的幫助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新媒體所帶來的變化多一份敏銳,多一份思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其他的失敗教訓,注意整合和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資源。運用這種新型的多媒體,可以替代傳統的枯燥的教育教學模式,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多元素的教學讓學生接受起新知識來更加容易便捷,形成一種新的獨立與多樣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趣而生動。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對小學數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也要隨之創新和改革,創新的教學方法應該本著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為宗旨。為此,教師在數學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啟發式和提問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反問的方式去提問學生,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教師應該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有了自己的思維過程后再去進一步講解減法的交換法。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去思考,然后在加減法中發現數學思維本身的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不斷的摸索中得出答案,同時還能使學生對該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體掌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