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廣州工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800)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2017年7月1日,在習總書記見證下《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得以正式簽署。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標志著大灣區進入了全面建設的關鍵決勝階段,具有里程碑性劃時代意義。
大灣區建設,離不開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領和推動。縱觀國際一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聚集效應尚未形成,人才質量整體上低于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比重明顯偏低,就本科及以上的勞動力占全體勞動力的比重,舊金山灣區46%,紐約灣區42%,東京灣區36.7%,而粵港澳大灣區僅為17.47%。據統計,2014年國際化人才占常住人才比重的全球平均水平為3.3%,發達國家為10%左右,而我國為0.06%。當前,廣州為0.36%,深圳為0.2%。即使國際化大都市香港8.6%,遠低于發達城市如紐約36%、新加坡的33%、硅谷的50%(數據源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科學獎獲得者的數量遠低于其它三大灣區。三大著名灣區及發達經濟體的成功經驗表明,世界級高端人才對于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和牽引作用。
《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世界級一流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和定位,這就需要大灣區建設人才高地,加大力度引進高端人才,高端人才的擁有數量和質量要領先于世界同等灣區或經濟體。然而,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高端人才的擁有量了卻非常有限,這將使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劣勢凸顯,因此大力引進高端人才是當務之急。
高端人才對于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打造、世界級一流灣區的發展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決定著灣區發展的速度和成效。世界級高端人才,引領世界科技的前沿,能夠左右國際科技發展的方向和布局,能夠直接推動和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布局。大灣區建設,首先要建立區域人才高地,同港澳優勢人才加強合作,展開港澳與珠三角9市就人力資源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合作示范區等領域的深化合作,以便能夠加大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拓寬高端人才的引進渠道。
人才高地建設,時不我待。高端人才的大力引進,直接關乎大灣區建設的快慢和成效。廣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是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探索科技發展的試驗田。大灣區建設,9市2區要創新思想,從機制創新、模式創新、理念創新、實踐創新方面,柔性引進高端人才,不拘泥于形式,重在提升灣區科技創新實力、提升全球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2016年公安部推出支持廣東自貿區建設及創新驅動發展的16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外國人簽證、停留居留證件、永久居留證簽發等方面,珠三角9市要充分利用中央政策措施,發揮本地產業、文化優勢,抓住機遇,加快人才高地建設,不失時機引進高端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珠三角9市要加強與港澳合作,充分吸收借鑒港澳高端人才引進的經驗和做法。由于歷史發展等原因,在引進外來高端人才方面,港澳人才軟環境的打造更勝一籌,充分利用本地較低的稅負、成熟的市場機制、開放自由的營商環境、完備的商務服務等優勢直接吸引高端人才來本地落戶,享受本地化待遇。研究表明,區域軟環境是吸引、留住和成就人才的關鍵。這些軟環境是涉及多層面與多主體相關的制度因素組成,例如政府對高端人才引進后的事業幫扶、區域金融市場、產業環境、技術環境、市場環境等。根據人才發展規律,高層次人才不僅關注基本生理、安全需求的滿足,更加關注自我價值實現、自我成長的需求的滿足。因此,打造一個有利于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制度軟環境,有利于在硬實力比拼的紅海中,開辟一條人才競爭蹊徑。目前,珠三角9市先后出臺人才引進政策,不惜重金用于各種形式的獎勵、補貼、資助、福利、住房等,對于人才引進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與此同時,人才軟環境的構建也是當務之急,要注重法律、營商、人文、技術環境等方面,創造更加開放、公平、自由和寬松軟環境。硬實力的構建,容易增加政府負擔,且存在不公平的隱患,不可持久;而人才軟環境的構建,注重法律環境、人文環境、營商環境等方面,對本土及外來人才一視同仁,具有更強的可持續性。
縱觀世界知名灣區,國際一流高校在其創新發展中的推動作用是可觀的,其集聚高端人才的優勢對于灣區經濟發展有直接驅動作用。紐約灣區擁有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知名學府及大批高等院校,是美國高校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高等教育水平在全美甚至全世界都首屈一指,從而吸引大批學生和學者來此求學、工作,充分發揮了優質教育資源對人才的集聚效應。舊金山灣區,同樣高校林立,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學府,集聚美國及世界各國的科技人員達100萬以上,諾貝爾獲獎科學家超過30個,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創新人才戰略高地。目前日本總共有大學780所,而東京灣區有225所大學,占比為29%,包括東京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武藏工業大學、橫濱國立大學等大批日本著名高等學府。東京灣區工業迅速發展的秘密武器就是其教育資源和創新資源,特別知識經濟時代,加速了知識型、技術密集型行業向灣區的聚集。大批高等學府向灣區企業輸送了大量的科技創新人才,同時大學和研究所在灣區的密集分布也為產學研結合推動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港澳擁有世界一流大學的教育資源,大灣區建設要充分發展一流高校對經濟的推動和引領作用。因此,加大與港澳合作,創新合作模式,深化與港澳合作范圍和力度,充分利用港澳中介聯系人的角色,加大國際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從而發揮一流高校的人才集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