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蝶
(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整體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尤其是沿海沿江等享受天然地理區位優勢的地區的經濟更是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在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指導下,“先富帶動后富”,“西部大開發”,“精準扶貧”等戰略的實施也極大促進了中西部地區的崛起和相關資源的開發。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證明了當前農村戰略決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各方面條件的改變,時代也對農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時代的農村政策應當在繼承傳統,發揚優勢的同時大膽創新:既有其繼承性,又具有時代性。
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為例,當地擁有非常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資源,如道教福地老君山,佛教圣地觀音寺,儒教純陽觀,具有“小九寨”美稱的梨花溪,一年四季季季花開的花舞人間和風景如畫的斑竹林等等。近年來,當地政府著力拉動產業轉型,因地制宜地發展旅游業,已經初步形成了當代旅游業發展的雛形,帶動了各景區周邊農村的就業結構的和收入結構的優化。位于新津縣主城區西南方向的寶橋村地處長秋山脈,國家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觀音寺也坐落于此,擁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及自然旅游資源。全村幅員面積2.66平方公里,有7個村民小組,農戶460戶。全村土地面積3988畝,其中農用地2230畝,建設用地238畝,未利用土地1520畝(主要為低山丘陵)。歷年來,村民主要農業狀況主要以水稻、玉米、家庭小養殖業為主,并利用地形優勢,多林果業(以柑橘類為主)。2011年,寶橋村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省級綠化模范村”。近年來,響應新津縣旅游業發展,寶橋村也踏入了旅游開發的行列。2015年初,沿主路居民因旅游開發占用房屋,遷居數公里外的安居房花舞人間小區;今年年初,余下居民也加入了某開發項目,具體詳情仍在商榷之中。
農村旅游資源因地制宜的開發必然涉及土地資源的集中和整合,而土地的集中利用也必將改變原有的低質低效的發展模式以實現農村經濟質量的提升和結構的轉型,促進第三產業的進入和滲透。就村民個體而言,寶橋村居民因土地的集中開發而從粗放的農業勞動中解放出來,收入結構也將因就業結構的改變而改變(但實際上,在此之前,大部分的青壯年勞動力已經選擇外出務工或從事農業之外的工作來改善家庭狀況,這樣的開發只是讓農民更徹底地脫離原有的家庭農業勞動)。整體來講,新津縣寶橋村旅游業開發取得一定成就的,但是問題也隨之產生:一部分居民并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發展和產業轉型,無法完全融入旅游業服務業發展的大潮,只能選擇到隔壁縣的工業區工作,或選擇外出沿海或西藏新疆務工;其次,村民投身旅游業的主要方式為開農家樂和鄉土飯館,發展模式粗放,有的甚至沒有相關執照和經營資格,缺乏發展高端旅游業的大量資金投入和先進意識(目前比較突出的幾個農家樂均為外地資金投入開發,本次村民在其中或從事低端服務(如服務員,洗碗工);存在對旅游業依賴度過高,收入結構單一化的問題,許多鄉土旅游業從業者并不能適應淡旺季轉換。而另一方面,旅游人群經濟水平的提高對旅游業的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地農民真正從第三產業的發展中獲益,共享發展成果的初衷也必然要求提升農村人口的參與結構和整體素質。由此可見,在具體的農村發展中,因地制宜推動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需要相關的配套措施和配套政策的落實,需要在繼承能夠提質增效的發展模式和調控的同時,創新政策,創新手段來進一步地推動農村振興,為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那么,該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推動創新,使得原則性,科學性和靈活性并存呢?相關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時刻做到心中有群眾,講話有政策,辦事有分寸。任何政策的指定和實施,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并控制在在國家法律和大政方針的范圍之內。當地官員要扮演起領頭羊的角色,在做到嚴于律己,公平公正的同時,要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時候充分調研,時刻關注,及時處理,比如,寶橋村目前正在商榷之中的開發政策,已經在別的開發村落有了先例,完全可以在結合本村實際的同時吸取前者的經驗教訓,實現科學發展;要實現靈活性,就要在指定農村政策時大膽創新,大膽試驗,不拘泥,根據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比如大膽啟用大學生村官為主,當地村官和上層指導員相結合的領導班子模式。就寶橋村目前狀況而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開發資金和村民素質。創新資金引入模式是必然出路,如何在保證足夠資金流的同時確保村民參與和村民受益?那就是采用村民與資本合作開發的模式,有相關能力的村民技術,勞動力,宅基地或土地入股,外來投資者資本和管理入股,政府提供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同時,開辦基礎管理,服務等服務業相關培訓班,提高村民服務業素質;對從事旅游業支持的村民(如廚師,服務員,觀光車司機)等提供獎勵;發展特色農業和其他季節性產業,提高就業率和就業多樣性,解決旅游業“空窗期”問題。優秀的傳統政策的繼承是原則性的,而出于謹慎,創新則大多是形式上的。這是因為,農村的發展關乎百萬民生,需要慎之又慎。
實現農村的振興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發展的過程雖然是曲折的,前途卻是光明的。依托于新津縣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逐步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產業整體的向好趨勢,完全有理由相信,寶橋村的振興指日可待,全國農村振興就在不遠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