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曉莉
(甘肅省漳縣武陽幼兒園,甘肅 定西 748300)
從哲學上講,破后而立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也應該從破與立的辯證角度進行一次革新。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重在課程體系的建設,而課程的建設依托于正確的課程觀、合理的課程結構、多元化的課程活動方式及課程實施途徑等。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發展必須打破原有課程建設板塊中的部分內容,重新樹立新的觀點。
課程建設首先要有正確的課程觀為指導,課程觀是制定課程目標的依據。現行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多以技能培養作為課程目標,這種指導思想直接反映在課程內容的設置及教學方式上面。以簡筆畫、圖案、素描、國畫、水彩畫為教學內容,這是典型的專業美術課程設置,其考核評價必然以技能掌握程度為標準,教師依然以培養專業美術生的觀念進行授課,這種課程觀違背了學前教育美術的培養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建設源于早期幼兒師范教育基礎,美術課程設置基本以繪畫、手工及環境布置作為三大結構。近年來,畢業生在進入工作崗位的前兩年總是感覺工作壓力大,對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有較長的適應期,這說明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與職后崗位銜接不夠。多數高校把美術課程教學任務集中在學生繪畫技能訓練,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美術文化的熏陶和美術的情感體驗。主要表現有:在講解美術史論時,沒有結合幼兒審美心理來進行欣賞教學;側重專業基礎寫生訓練(靜物素描),沒有配合幼兒點、線、面構成的技巧與方法;側重中國水墨和水粉、水彩的色彩訓練,沒有符合幼兒油畫棒畫、蠟筆畫等繪畫形式的涂色、配色原理。
作為學前美術課程,學生的實踐教學所占比重很大,而現實的美術課程實踐教學主要存在兩個方面問題:一是校內實訓場地少。從手工、環境布置課程來看,手工課程的實訓環節涉及剪、裁、刻等技法,因此需要有專業的手工實訓室。而主題墻面布置需要大型實景課室,缺少實際場景的訓練終究是紙上談兵,難以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二是校外實訓基地不穩定。校外實習基地是開展學生見習和實習工作的有力保障,學生必須到幼兒園進行全方位的見習方能樹立長遠的學習目標。從幼兒園的角度考慮,他們是不愿意接收實習生的,認為見習和實習的學生會干擾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管理及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園提倡美術教學活動與其他領域知識的融合,幼兒美育培養重在促進發展,幼兒的美育活動是以培養興趣、開發思維和審美意識為主,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引導孩子開展創造性的美術活動,用美術熏陶孩子的心靈,通過材料探索一些美術表達方法,在興趣中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活動中訓練手眼腦的協調發展。結合以上分析,幼兒園教師培養不能僅僅注重美術技能訓練,而應該把培養重點放在幼兒教師的美術綜合素養方面。作為幼師培養機構,學前教育專業必須打破原來注重幼師美術技能的課程觀,重新樹立以素養培養為核心的課程觀,以培養幼師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創造、審美感受為主。
課程主線猶如文章的中心思想,對課程實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進入高校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沒有接觸美術專業訓練,所以在學習美術課程時出現諸多困難,由于缺乏課程主線的引導,加上課時緊缺,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技能講授,容易忽視方式方法的引導。三大構成作為美術專業的基礎必修課,實踐證明,它在美術專業的教學實踐中具有重要的課程地位,因此同樣適用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首先,平面構成主要包含點、線、面在二次元的平面上的構成形式法則,平面構成原理適用圖案、環境布置等課程內容;其次,色彩構成是學前教育專業裝飾畫、水彩筆畫、蠟筆畫等課程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色彩構成的基礎知識,學會基本的配色原理,并能夠掌握色彩的綜合表現能力;最后,立體構成是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的基礎,是利用各種材料并以視覺審美為基礎,依據構成法則重組新的形體課程,也是通過點、線、面來重構空間立體造型的美術學科,重在研究構成立體形態中各類元素的方式方法。學前教育專業引入立體構成,學生可以靈活運用到手工及環境創設中。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內容廣泛,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體系偏多。面對美術課時的限量、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以及就業崗位意向的現狀,綜合現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實際出發,創立多元化的課程類型是解決這一難點的有效措施。多元化的課程類型包含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大學生社團活動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等。專業必修課是高校教學最基本的形式,將最基礎的美術課程以必修課形式向全體學生進行普及教育,例如簡筆畫、美術手工教具制作等。專業選修課是為少數學生量身定制的學習形式,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未來崗位意向進行自主選擇,這類課程是對美術課程的再補充。高校大學生社團活動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課程類型,以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為例,高校美術教師針對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創辦相關的社團。
人才培養的關鍵就是以就業導向進行課程體系設計,高校一直提倡邀請校外專家和用人單位來共同研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校企合作也是開展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建立高職院校與幼兒園的密切合作關系,不僅改善學生實訓、實習基本條件,而且促進雙方師資的深度交流,真正實現資源共享。一是幼兒園為學前教育專業提供實訓平臺;二是提升雙方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三是促進雙方教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