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央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第一雙語幼兒園,西藏 拉薩 850000)
引言:在每一位兒童的成長與發育的過程中,幼兒教育都是兒童所必須和必要的教育之一,然后就現在我國的幼兒教育發展的情況來看,我國幼兒教育有逐漸向小學教育模式轉變的趨勢。幼兒教育應該是幼兒在幼兒教育階段健康成長、幫助幼兒培養合理的興趣,發揮幼兒的天性的,但是目前我國的幼兒教育在幼兒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內容、形式、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出現了小學化的傾向。
幼兒教育應當是幼兒教育教學工作者針對幼兒這一特殊群體,從幼兒自身的身體、心理等方面著手,重點綜合培養幼兒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全方面的興趣以及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幼兒在幼兒教育教學期間的健康快樂成長。但是我國的幼兒教育有著越來越向著小學化教育模式轉變的趨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具體表現一共有以下幾個方面。
幼兒工作者在幼兒教育教學環節,過度追求幼兒知識難度,增加教學內容,過度重視幼兒智力的發展,忽視了幼兒其他方面的培養與發展。根據格賽爾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兒童在其所處的特殊階段,由于其心理等方面的發育還未成熟,過早的對兒童開始“小學化”的教育,往往不能夠得到應有的教育效果,而且還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幼兒在幼兒園期間的健康成長。瑞典教育家皮亞杰也曾提到過這方面的教育觀點。幼兒由于心理與大腦生理等方面的發育還未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幼兒在幼兒園教學階段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還太低。我國教育部的相關文件規定也顯示,3~4歲的幼兒能手和口同時點出5個以內的物體,10以內的加減法屬于5~6歲幼兒掌握的。但是從目前有些教育工作者會要求幼兒學會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以及學會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等等要求,這些要求都是不符合幼兒教學規定的,不屬于幼兒教學內容的部分。
在幼兒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幼兒的教育方法,應當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然而我國目前的幼兒教學中,更多的出現了小學化傾向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幼兒教育上,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單純的對幼兒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幼兒的授課也只是簡單的灌輸知識、灌輸教學。應有的游戲與師生互動式教學也轉變成了教師講課,學生模仿這一簡單機械化式的課堂授課。同時,一些老師還會布置很多的作業要求幼兒來完成。然而,幼兒若一直處于這種緊張的教學環境下,不僅不能夠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往往還會導致幼兒厭學等極端的后果。
在幼兒教育與評價方面,幼兒教師往往只是單純的把幼兒學習到的知識等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評價標準,然而卻不注意對幼兒興趣和健康成長等方面考慮在內。在這種幼兒教育評價下,我們往往會忽視對幼兒教育過程的評價,忽視幼兒學習過程中的興趣級幼兒自身的個性的發展。
在我國,由于教育資源的分布的不平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現象較為嚴重,往往很多教學質量優良的小學,在面對眾多的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教育的生源時,會對廣大生源進行考試。從而導致了很多家長和幼兒教育老師對幼兒學前教育的過度重視,也使得出現了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在我國,由于傳統的影視教育觀念“深入人心”,滋生了很多的輔導班、補習班等等,而且每一位家長也都受“望子成龍”的思想的影響,幼兒教育就成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最基礎的一個環節。這就使得幼兒教育向小學化轉變得到了教師及家長的支持,但卻不知會給幼兒增加了很多成長的煩惱,對幼兒的健康發展也產生了一定消極的影響。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幼兒教育應當需要較為專業的幼兒教師,然后我國的幼兒教師師資力量較弱,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過關,有些幼兒教師教育方式和觀念較為落后,從而導致幼兒教師一位追求小學化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加劇了幼兒教育的小學化的傾向。
在根據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與原因的分析后,針對幼兒教育提出幾點合理化的建議。一方面,在思想上,應當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的觀點,積極倡導和改變家長、幼兒教師的思想和觀念,正確引導幼兒教育,以還原一個歡樂有趣的幼兒教育面貌。一方面,加強對幼兒教育的師資力量,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一方面,教育部以及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完善幼兒園與小學教學的合理銜接的工作,遵循幼兒身體與心理發展的規律,幫助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一方面,我國政府機構還應當加強對幼兒園教育的監督和控制,嚴厲杜絕有違幼兒成長規律的教育教學模式。
結語:總而言之,我國幼兒教育工作中面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進行分析,并希望通過加強政府監督、提高師資力量、不斷完善幼兒園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等對策解決這一問題,以提高我國幼兒教育教學的綜合水平。